约6540个字。
10 岳阳楼记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谪守(zhē)郡县(jūn)诗赋(fù)衔接(xián)
B. 吞没(tēn)朝晖(huī)骚人(sāo)霪雨(yín)
C. 樯倾(qiánɡ)冥冥(mínɡ)潜行(qiǎn)波澜(lán)
D. 汀兰(tīnɡ)皓月(hào)偕忘(xié)神怡(yí)
【答案】D
【解析】
【详解】D项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A项中的“谪”(zhé);郡县(jùn)。B项“吞”(tūn);C项“潜”音应为(qián)。
2.对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予观夫巴陵胜状(好景色)
滕子京谪朝晖夕阴 日光)
B. 守巴陵郡(任太守)
百废具兴(兴办)
C. 南极潇湘(尽)
薄暮冥冥(跟“厚”相对)
D. 前人之述备矣(详尽)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文言实词。C项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极”意思是“尽”,这里引申为“直通”。“薄”意思是“迫近”。
3.指出“之”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 属予作文以记之。
C.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文言虚词。B项“之”的用法与其他不同。ACD三项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而B项是代词“它”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点睛】文言文虚词“之”用作代词和助词的用法。(一)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如“石青糁之”“左臂挂念珠倚之”。(二)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能以径寸之木”。(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4)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4.指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B.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 四支僵劲不能动。
D. 属予作文以记之。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通假字。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考试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B项没有通假字。A中的“具”通“俱”,C项的“支”通“肢”,D项的“属”通“嘱”。
5.指出停顿有误的一项( )
A.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B. 属予/作文/以记之
C. 予观夫/巴陵/胜状
D.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D停顿有误。应该将“大观”划在一起。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下面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
A.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B.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C.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D.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答案】B
【解析】
【详解】B项不是对偶句。“朝晖夕阴”是两个词组成的并列结构,而“气象万千”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语。两者不能对应。
7.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认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可以高兴或悲伤。
B. 不认为环境好就可以高兴,不认为个人失去就可以悲伤。
C.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高兴或悲伤。
D. 不因为环境的好坏而高兴,也不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悲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