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70字。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作文训练讲评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活法》是被誉为“当代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的代表作。书中,稻盛和夫以物质的“自燃性”“可燃性”“不燃性”来比喻三种人。
请以“________的人”为标题,设想情境,展开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说明:从“自燃性”“可燃性”“不燃性”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填入画横线处。
注: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创立了两家公司(京瓷Kyocera、第二电电KDDI),均进入世界500强。另,2010年1月日本航空公司申请破产,稻盛和夫以零薪水出任日航CEO总裁。经营一年,创造了日航史上空前的1884亿日元的利润。当年,日航做到了三个(利润、准点率、服务水平)世界第一。
(命题人:欧阳昱北老师)
【背景材料】
在《活法》一书中,稻盛和夫个性化地提出了“燃烧理论”。他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有所作为,就要拥有自发性的热情。
一般来说,物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靠近火就燃烧起来,属可燃性物质;二是接触到火也不会燃烧的,属不可燃物质;三是在自然状态下燃烧起来的,属自燃物质。这里所谓的“燃性”,是指对工作与生活的热情与主动性。
据此,稻盛和夫将人分为三种:自燃性的人、可燃性的人、不燃性的人。
【审题指导】
写作过程中,一部分学生误解了稻盛和夫对三种人的界定。
在界定“自燃性”“可燃性”“不燃性”三种人的各自内涵时,可能会存在一些分歧。我们要有基本的逻辑思维。通常我们把人分为若干种,通常是就某种特性(人品?学识?)上以明显的“梯度”(递增?递减?)来区分的。我们可以判断“自燃性”“可燃性”“不燃性”是以“热情”“主动性”为标志而划分的。稻盛和夫既然把人分为三种,理应是赋予了褒贬义的,彼此存在一定差异。
作文材料中也有暗示:“稻盛和夫以零薪水出任日航CEO总裁。创造了日航史上空前的1884亿日元的利润。”所以我们要把“三种人”放置到具体的语境中来,不割裂它们之间的关系。由此不难判断“自燃性的人”应该是含褒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