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道小题,约9930字。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
  第一部分(28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那密密匝匝的芦苇荡,绿满水乡,气势不凡,恣意地在疯长,有任谁也不可阻档的生命力。去年冬天已被砍尽的一片芦苇,现又茁壮成长,它们wǎn       若湖心的主人,在水中荡漾,在阳光下吐辉,婀娜多姿,神cǎi      飞扬。我十分惊叹的是,它们自然生长,还形成了一道弯弯的河道,静mì      、幽深,迷宫一般,正够船只chuān      行。
  ①wǎn       若  ②神cǎi      飞扬  ③静mì         ④chuān      行
  2. 下面两段文字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翠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合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②突然间,我晃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密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错别字
  改  正
  3.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9分)
  (1)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                         。 (李白《                       》)
  (3)                 ,断肠人在天涯。             (         《天净沙 秋思》)
  (4)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5)正是江南好风景,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                   ,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 名著阅读。(8分)
  (1)《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了他与长妈妈的故事。有两件事让他对长妈妈的情感发生变化。第一件事是让敬意消失,第二件事是又重新产生新的敬意。请简要说说是哪两件事。(2分)
  答:                                                                          。
  (2)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①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__》,其中父亲要求我“背诵《______________》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2分)
  ②在这本文集中,鲁迅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重要人物,如幼时令人尊敬的私塾先生            (人名),留学日本时为人热情诚恳,无民族偏见的恩师            (人名);(2分)
  (3)选出对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2分)
  A.《五猖会》主要描述了作者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台上所见到的“无常”形象。
  B.《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选自《白洋淀纪事》。全文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
  C.《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代表作之一,《鸭窠围的夜》、《辰河小船上的水手》、《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等都收录在这部作品中。
  D.《父亲的病》中写“我”在父亲要断气时听从衍太太的催促大叫“父亲!父亲!”,这是对父亲最大的错处。
  5.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写一段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3分)
  在熙熙攘攘的汽车售票大厅的一角,一位60岁左右的男子似乎无视大厅里的禁烟标志,正在一边吸烟,一边等人。此时,一位年轻的禁烟志愿者,走上前去对这位吸烟的男子说:“                                                                                  。”
  第二部分(42分)
  (一)阅读《次北固上下》,完成6-8题。(7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月,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诗题中“次”是指在旅途中临时驻扎或住宿,诗中哪几个词与之在内容上相照应?(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