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0200字,答案扫描。
江西省重点中学余干中学——上饶县中学
2020届高二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主命题:余干中学 罗晓霓 副命题:余干中学 罗勤
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总分150分。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什么是家训呢?
王勃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说过一句名言:“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说的正是早期的家训。《论语•季氏》篇记载:
(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这是一段对话,也是一幅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
有一天,孔子站在院子里,他的儿子孔鲤从庭前经过,孔子便叫住孔鲤问道:“你开始学诗了吗?”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于是说:“不学诗,怎么会说话呢?”于是孔鲤退下,开始努力学诗。
虽然这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孔鲤的教育,但也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所以这段记载也被视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的典范之一,而孔子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则成了古代早期家训的典型内容。
当然,就文献而言,《论语》所载孔子对孔鲤的教育还不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家训。作为商周时期文献的合集,《尚书》中收录着更多、也更为典型的家训作品。其中最为有名的《无逸》篇,是周公辅政时,周公教导侄子成王如何勤俭执政的。那句“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也成了后世诸多帝王教育后代不要贪图安逸奢华生活的名训。
通过孔子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以及周公所说的“君子所其无逸”,我们可以知道,家训其实也很简单,不过就是家庭或家族中的长辈教育子弟或晚辈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十分宽泛,包括家庭生活、言行举止、个体修身、交友处世,乃至出仕从政、建功立业等各个方面。这些内容中的精华被行之于文、传乎后世,便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家训文化。
家训遂一跃成为社会教育的主流,这集中地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家训所代表的家庭教育形式成为当时教育的主流形式。
我们一般以为古代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也就是学校教育。但我们不知道的是,不论哪个时期,能进入这些学校学习的学生在整个数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中都是寥寥可数的。“修身齐家”的行为模式最终决定了家庭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教育形式。所以就“教”而言,父母才是人生第一重要的老师。推而广之,父母对子女,长辈对晚辈,具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这就是中国人所笃信的教育理念,也是家训在中国古代得以昌盛的最关键原因。
二是家训所涵括的教育内容成为当时教育的主要内容。
秦汉以后,大量有关家训的文本文献开始出现。虽然一直到南北朝时期,自颜之推写作《颜氏家训》开始,“家训”才开始正式得名,但在这之前,大量的“家诫”、“家范”与“诫子书”其实都是标准的家训文献。
这样一来,古代家训典籍中所包含的教育内容一下子变得极其丰富起来。狭义地看,囊括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治家,如何共处,如何规范,如何发展;广义地看,则囊括人生智慧的方方面面:如何启智,如何修身,如何成就人生,如何忠孝两全。学习之道、立身之道、家庭之道、事业之道,莫不成为中国古代家训的关注点,这正是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的核心所在。
(郦波《评“千古第一家训“》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孔子和孔鲤关于“不学诗无以言”的对话被视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的典范之一。
B. 孔子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是古代最早的家训内容。
C.“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是后世诸多帝王家的名训,教育后世君王不要贪图安逸奢华生活。
D. 家训就是家庭或是家族中长辈教育子弟或晚辈的关于言行举止、修身处事、建功立业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2.下面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用孔子周公等人的家训事例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让文章浅显易懂。
B.文章通过对比论证,推理出家训在中国古代得以昌盛的最关键原因。
C.文章用教育的主流形式和教育的内容论述了家训一跃成为社会教育的主流的两种表现。
D.文章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来突出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的核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家训有宽泛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中的精华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家训文化。
B. 家庭教育是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教育形式,父母才是人生第一重要的老师。
C. 虽然秦汉以后有大量的家训文本文献出现,但“家训”正式得名是从《颜氏家训》开始。
D. 家庭生活和人生智慧都是中国古代家训的关注点,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的核心。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沈从文,他在痛苦中开花
随手翻开一本书,是沈从文的书信集,其中有些是他生前没想到会发表的自呓般的文字。自1949年1月到8月,正是他被人认为“精神失常”的一段岁月。他在妻子张兆和的信上胡乱圈点,内容大致为:我的痛苦这个世界上没人知晓,生活已经失去意义。
那时他因郭沫若的一句“反动文人”的定论而否定自我,直觉自己的写作时代已经过去。精神压力巨大的他应梁思成与林徽因之邀住在他们清华园的家里,以疗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