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题,约12100字。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期中考试语文学科试题
  满分:150 分 时间:150 分钟 命题人:张衡 审核人:张振平
  一、现代文阅读(30 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6 小题,18 分)
  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供祀是书院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藏书、讲学一起并称为书院的三大事业。书院作为与官学并行的教育 组织,其供祀活动及其社会意义主要存在于文化层面。
  在儒家传统教育中,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被认为同等重要,因而对书院教育而言,教学空间和供祀空间是必 不可少的两大组成部分。供祀作为一种具体规范的展礼、学礼活动,历来受到古代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庙堂本 是儒家尊孔祭孔之所,由于儒家思想的精微体现在对孔子学说的传承上,书院兴建孔庙并定期举行供祀仪式,彰 显了孔子至高无上的学术地位和道德境界。这种严谨而规范的供祀形式作为书院的文化“规则”,一直受到书院 管理者甚至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书院的文化发展要依靠学术传播,即依靠对本学派学术旨趣的传承,除了对本学派的“文本”进行阅读和阐 释外,还要从精神上进行传承。对本学派和本书院历史上具有影响的先贤进行供祀,表明了书院作为一个学术组 织拥有的行为规范和精神特色。南宋以来的书院无不将供祀本学派先贤作为标榜自身“正道脉而定所宗”的学 术追求,如白鹿洞书院的“宗儒祠”供祀周敦颐、朱熹等人,就体现了其学术旨趣。
  书院供祀并非单纯学术上的追求,在漫长的制度化发展过程中,书院已经从一种单纯的教育组织发展为集 教学、藏书、祭祀、出版、经营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社会组织。官方的扶持、地方贤达的资助、民众的认同 和参与,是书院巩固地位、扩大影响的重要条件,对社会上那些关心书院发展并做出重要贡献的名宦和贤达,书 院供祀空间也为他们留有位置。如岳麓书院在明嘉靖五年(1526 年)设立了“六君子堂”。这是岳麓书院专祀建 院功臣的开始,显示了书院对他们功德的追怀和弘扬,也显示了书院在文化层面上与时俱进的一种追求。
  清代书院将“立德”“立功”“立言”作为选取供祀对象的标准。那些与书院发展没有直接关系,但与本地社会 发展相关且有过较大影响的有功人士,也会得到书院的崇敬和供祀。这种供祀对象多元化的模式,与宋代及以前 书院供祀对象的单一化相比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如康熙年间河南大梁书院供奉各类社会贤明人士达 150 人之 多,其承载的文化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一种规范的展礼作用”。
  摘编自蒋建国《仪式崇拜与文化传播》)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兴建孔庙并定期举行供祀仪式,这是书院供祀活动的社会意义在文化层面的体现。
  B.书院供祀的先贤对本学派和书院历史的影响,决定了书院的行为规范和精神特色。
  C.书院成为一种社会组织,是因为书院学术追求不再单纯而使书院的功能无法单纯。
  D.明清书院的供祠对象出现多元化,一些对书院发展有直接贡献的名宦贤达都得到了供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先列举了书院的三大事业,但论述中只就“供祀”的相关意义进行了分析。
  B.文章第 2 段从书院教育的两大组成部分谈起,论述了供祀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
  C.文章第 2、3 段主要谈书院供祠的形式和学术旨趣,第 4、5 段主要谈供祠的对象及选择标准。
  D.文章提出观点后,分析了书院供祀对象的变化情况,论证了供祀活动模式的沿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供祀不是具体规范的展礼、学礼活动,书院管理者可能就不会对它高度重视。
  B.学术传播指传承本学派的学术旨趣,可见对本学派“文本”进行阅读和阐释最重要。
  C.书院成为一种社会组织的结果启示我们,发展既要自身进步又要与社会生活结合。
  D.与清代供祀对象的多元化相比,宋代及以前书院供祀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相对较少。
  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阿法狗大胜,人类该怎么办
  起源于中国的围棋一向是智者的运动。其变化多端以及对大局观和战略观的高度要求常常被人称道,围
  棋被认为是人工智能无法战胜人类的最后一项棋类运动。然而事情发生了变化:最近的人机大战中,电脑阿 法狗(AlphaGo)以 4:1 的总比分将韩国围棋名将李世石九段挑落下马。这不仅是世界围棋史上的大事,也 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新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