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00个字。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江苏省如东县先民中学康培
一、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学习概括文章内容。
2、默读课文,勾画心理描写的语句;品析体会,把握人物心理成长的过程。
3、理解我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历对生活的意义。
二、重点、难点
勾画、品析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心理成长的过程。
三、课前预习
1、默读课文,勾画生字词。
2、圈点记叙文的六要素。
3、思考旁批的问题,记下自己的疑惑。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在65岁的时候写的,写他8岁的时候跟小伙伴一起玩耍时攀爬悬崖的过程和感悟。时隔57年,作者为什么会对这件事记忆犹新?其中蕴涵了怎样的生活哲理呢?
(二)学习字词
指名读,读读读写写中的字词。
师生评议,交流容易读错,容易写错的字词。
齐读巩固记忆。
(三)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1、请同学运用记叙文的六要素的方法概括文章的内容。
2、请同学省去部分要素,用“人物、事件、结果”来概括。
生:我和五个小伙伴,厌倦了平时的游戏,想要别出花样,去爬悬崖,我在爬悬崖中,心理十分害怕和恐惧,中途被遗弃,进退两难,在爸爸的帮助下,我克服了内心的恐惧,从悬崖上爬了下来。
3、简洁一些,只从我的经历,用一句话来概括。
明确:我在爬悬崖的过程中,战胜了内心的恐惧、困难,从悬崖上爬了下来。
4、小结并板书
概括就是让我们的语言越来越简洁。这篇文章写了我在爬悬崖遇险,走一步,再走一步,成功脱险的经历。(遇险__ ___ 脱险)
(四)品析心理
1、品析恐惧感
提问:在作者这次悬崖遇险经历中,什么样的心理感受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学生答案预设:紧张害怕恐惧
教师明确:同学们感受非常深刻,其实在他的遇险的经历当中,作者更多的是紧张、害怕、胆怯、恐惧。
提问:请同学们默读课文7—17自然段,勾画表现我心理紧张、害怕的语句,并批注自己的理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