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名篇攻关对策及对应训练 <br>
<br>
<br>
一、攻关对策 <br>
<br>
( 1 )强化两条措施,提高识记效果。 对精选出来的名句名篇,学生必须熟记。为了提高识记效果,可采取如下的两条措施: ①分块切割,化整为零。 先将精选出来的名句名篇,按朝代或文体顺序切割成大的条块。然后规定每天掌握 3 ~ 5 条。这样既保证了识记的计划性,也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达到了化整为零的目的。 ②定期检查,强化落实。 自查:老师在印发“名言名句汇编”的同时,可配发一套同步的填空练习,让学生每天自记、自测、自查。 抽查:课前一分钟,老师可随机抽三四名同学对句或板演,每天督查。 考查:每次阶段性考试,都要设计 4-5 个名言名句填空题进行考查,并对测试中暴露出来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集中纠错和个别指点。 ( 2 )实五个环节,确保书写准确。 高考中考生错写名言名句的反例可以引以为戒: (1) 错位搭配。如: [1996 年 ] 莫愁前路无知己, ________ 。 ( 高适《别董大》)下句应填“天下谁人不识君”,而有的考生却错位搭配“天涯何处无芳草”。 ( 2) 答非所问。如: [1996 年 ] 忽如一夜春风来, 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下句应填“千树万树梨花开”,而有的考生却答非所问,填写成“河边杨柳发芽了”。 (3) 添字、漏字。如: [1994 年 ] 老吾 ( 添“之” ) 老,以及人之老。 ( 《孟子·梁惠王上》 )[1977 年 ] 学 ( 漏“然” ) 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礼记·学记》 ) (4) 写错别字。如: [1994 年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误写“蹊”成“溪” ) 。 ( 《史记·李将军列传》 ) (5) 笔画不清。如: [1998 年 ] 玉不琢 ( “琢”字右边笔画不清 ) 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 《礼记》 ) 要避免上述情形的发生,必须强化如下五个环节: (1) 领悟含义。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老师尤应适当点拨。如:“为人性僻耽 (d ā n 入迷 ) 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2) 圈点强记。对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如:“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中的“跬”,“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中的“弛”。 (3) 边诵边写。学生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关键字;老师在检查时,不仅要抽人背诵,而且还要抽人板演或默写,以防止“口是手非”。 (4) 规范书写。学生在书写时,要做到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