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9道题,约8650个字。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四校联考八年级
语文试题卷
考试须知:
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指定区域内填涂校名、姓名、考号、座位号等有关信息。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颁发(bān)愚沌屏息敛声(pǐng) 惊涛澎湃
B.翘首(qiào) 统率悄然不惊(qiǎo) 摧古拉朽
C.娴熟(xián) 凌空殚精竭虑(tàn) 精通时是
D.镌刻(juān) 泄气锐不可当(dāng) 入木三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饭才吃到一半,我就被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吸引过去了。
B.日本侵略者白手起家,侵占了我国的大片土地。
C.周家为富不仁,老父亲死后,几个儿子互相残害,争夺家产。
D.旧时庙里的弥勒佛形象十分逗人喜爱,他袒胸露肚,笑口常开,从不像别的菩萨那样做出正襟危坐的样子。
3.古诗文积累。根据要求默写或填写理解性内容。(13分)
(1)大自然风光旖旎,景致千姿万态,只要你有心观赏,必有所见。白居易在西湖邂逅了“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盎然春景;王绩在东皋撞见了“树树皆秋色,▲”的萧瑟秋景;李白在荆门偶遇了“▲,▲”的月下绮丽之景。王维则感慨于“大漠孤烟直,▲”的壮丽之景;苏轼在一个孤独的月夜寄情于“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的幻景;陶弘景则痴迷于富有生机的“▲,▲;▲,▲”朝暮之景。
(2)国庆节到了,小明和同学们到南方去探访一座名楼,他们一行人观赏佳景,吊古伤今,思绪绵绵。晴日里的原野一望千里,似乎都能看见遥远的家乡。不知不觉已是傍晚,江面上升腾起一层迷蒙的烟雾,家乡也好像为暮霭所隔,望不见了。此景触动乡愁,小明不禁有点想家,他望着远处叹了一口气,说:“哎!现在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请你根据所给语境写出《黄鹤楼》中一联诗,将语段补充完整,并说出你的理由。(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针对校园“毒跑道”事件,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认为,“跑道建设从材料到工程、设计等,没有标准或者标准非常陈旧”“招投标都喜欢低价竞标”“学校老师对标准不清楚”等因素是近年来校园“毒跑道”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陈宝生表示,教育部与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合作,就跑道建设的材料、设计等方面分别制定了标准,该标准已经经过充分论证,在大范围的适应性调查后将对外公布、实施。同时,要改变“价低者得”的招投标制度,要按照标准、质量要求来办。此外,教育部门还将逐步和更多的省份签订备忘录,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责任。
二、名著阅读与现代文阅读(39分)
(一)
5.阅读下列革命传统作品,按要求完成(1)—(3)题。
某班级在“名著阅读交流会”上,开展了以下活动,现邀你参与,完成相应任务。
(1)【活动一】人物选答。(只填字母即可,每题一分)(3分)
【甲】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乙】他貌不惊人---- 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
【丙】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
A.周恩来B.毛泽东C.朱德D.贺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