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8道题,约8360个字。

  九年级铁南片联考语文试卷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关关雎鸠,□□□□。(《诗经•关雎》)   
  2.□□□□□,□□□□□,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3.溯洄从之,道阻且跻。□□□□,□□□□□。(《诗经•蒹葭》)
  4.茅飞渡江洒江郊,□□□□□□□,□□□□□□□。(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往事,表明自己淡泊自守、不求名利之志趣的句子是:□□□□□□□,□□□□□□□。
  6.《孟子二章》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
  7.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直抒胸臆,抒发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情怀的句子是:□□□,□□□□□□□。
  8.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瑰奇壮丽的冰天雪地立体图,同时也渲染了浓重的送别气氛的诗句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曰,故逐之。”
  9.《左传》旧传为(朝代)末年鲁围史官(人名)所撰的一部编年体史书。(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又何间焉(        )    (2)小惠未徧(         )
  (3)小大之狱(        )    (4)望其旗靡(         )
  11.战前对话中,曹刿两次否定庄公,直到庄公认识到“以情”治“狱”的重要性,曹刿才给予肯定。由此可以看出曹刿具有什么样的作战观念?(2分)
  12.第二段作者极言庄公之“鄙”有何作用?(2分)
  13.本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后更改为“曹刿论战”。请分析一下更改题目的理由。(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鲁国之儒
  庄子见鲁哀公,哀公曰:“鲁多儒士,少为①先生方②者。”庄子日:“鲁少儒。”哀公曰:“举鲁国而儒服,何谓少乎?”庄子曰:“周闻之:儒者冠圜冠③者知天时,履句屦④者知地形,缓佩玦⑤者事至而断。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为不然,何不号于国中曰:无此道而为此服者,其罪死!”于是哀公号之五曰,而鲁国无敢儒服者。独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门。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转万变而不穷。庄子曰:“以鲁国而儒者一人耳,可谓多乎?”
  (选自《庄子》)
  【注释】①为:信仰,学习。②方:道。③圜冠:圆顶的帽子。圜:同“圆”。④句屦(jù):方形的鞋子。句:通“矩”,方。⑤缓佩玦:用五色的丝绳穿系玉块。佩玦(jué),环状有缺口的佩玉。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1)举鲁国而儒服(             )    (2)公固以为不然(               )
  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