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小题,约11870字。
绝密★启用前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评卷人 得分
一、文言基础知识(1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加粗词的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
A.夜缒而出 B.朝济而夕设版焉
C.既东封郑 D.秦军汜南
2.下列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共其乏困
C.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D.失其所与,不知
3.下列句子与“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沛公安在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下列句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若属皆且为所虏
B.吾其还也 君知其难也
C.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以其无礼于晋
D.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 何厌之有
5.下列解词错误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 属,通“嘱”,劝人饮酒。
B.馋人间之,可谓穷矣。 穷,走投无路,陷入困境。
C.余音袅袅 袅袅,悠远的样子。
D.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皭,洁白。
6.下列翻译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是寡人之过也。译文:是我的过错啊。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译文:如果放弃攻打郑国把它作为宴客吃饭的主人。
C.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译文:秦王用一千金黄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
D.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译文:推论他的志趣,即使和日月争光也是可以的。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革命生活的回忆,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中国的壮志豪情。
B.《小狗包弟》运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揭露了人性的丑恶,也揭示了文革给人们的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它塑造了一个勇于自省、敢于自我解剖,有社会责任感的巴金形象。
C.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荷香清淡、若有若无的特点。
D.新闻强调真实性和及时性,如《别了,不列颠尼亚》。报告文学,
脱胎于新闻,强调真实,但又不同于新闻,它可以对涉及的人和事
进行了合理的艺术加工,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如《奥斯维辛
没有什么新闻》。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2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独立不迁”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它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二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决不随波逐流。
屈原的一生便是“独立不迁”的最好诠释。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毫不动摇,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也曾打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去寻找了解自己的君主。但是,对于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屈原不能他迁,最后只好身投汨罗,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与“独立不迁”相联系着,屈原在诗歌《橘颂》中还提出两条为人的准则:无求与苏世。《橘颂》中说:“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一个人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才能顶天立地,保持独立的人格。《橘颂》又说:“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必须头脑清醒,是非明辨,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而不至于随波逐流。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使之臻于更坚实、更完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