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270+16110+11890字。

  “得体”要求语言表达适合情境条件。具体内容包括:内容得体、目的得体、对象得体、手段得体、场合得体等。纵观近几年高考题,本考点频频出现,有时单独设题,主要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如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Ⅰ、Ⅱ、Ⅲ卷第19题;有时综合考查,主要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语言表达得体已经成为考查语言综合运用的热点之一。
  “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尤其指运用词语要贴切,注意分寸,把握好褒贬色彩。“准确”在语言运用的各种题型中均有考查,包括所用语言符合特定的情境、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敬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
  考向一    语言表达得体
  1.下面是某毕业学生在教师节前夕给老师发来的短信,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恩师无恙,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曾经我是您的高足,现在学生也没让恩师失望!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以后还请恩师继续斧正我的不足,如有事需要学生效劳,学生定当鼎力相助!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
  (4)将         改为         。
  【答案】(1)“垂念” “思念” (2)“高足” “得意门生”(“优秀学生”) (3)“斧正” “指正”
  (4)“鼎力” “大力”(“全力”)
  【解析】(1)“垂念”是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这里是学生对老师的思念,不合适,可改为“思念”等。(2)“高足”是敬辞,称呼别人的学生,这里指自己不合适,可改为“得意门生”等。(3)“斧正”是敬辞,用于请人改自己的文章,这里是请求指出自己的不足,不合适,可改为“指正”等。(4)“鼎力”是敬辞,大力(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这里说自己会尽力相助,不合适,可改为“全力”等。
  2.“中学生领导力培训营”旨在培养中学生的领袖气质。参加该培训营,需个人申请,同学推荐。请根据下面校园微博上的一些推荐帖子,为高二(1)班班长黄强同学写一封正式的推荐信(不需落款)。要求:层次清晰,表达得体,不超过70个字(含标点符号)。
  青春小鸟:强哥,牛人!学校的许多大型学生活动,都是他一手组织的,艺术节、辩论大赛、才艺展示大赛,你看了没有?那才叫精彩!
  OOKKO猪:黄兄,不只帅,还是全国数学、物理竞赛金牌获得者,真有才!崇拜啊!
  天地英雄:亲,谁能振臂一呼,天下云集响应,黄强是也!高二(1)班在他的带领下,抱成团儿,获奖多多。佩服死了!
  临水花人:小强很强大,篮球队长是他,晚会司仪是他,书
  ……
  “筛选文中的信息”这一考点主要考查考生筛选传记类文章中传主的品格、情操和主要事迹等信息以及筛选写景抒情类、议论类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态度等信息的能力。高考主要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匹配式,即给出四个选项,每个选项有两句话,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一种是分类式,即从文中抽取六句话分为四组,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一组,如2017年高考天津卷第10题。其中,分类式最为常见。有时也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如2018年高考江苏卷第9题。在分类式题目中,题干的要求一般会有两种:一种是“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的一组是”,一种是“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的一组是”。考生要注意二者之间的差别。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知,“筛选文中的信息”这一考点设置错误选项常见的方法有:1.张冠李戴。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往往涉及多个人物、几件事情,而题干的要求多为“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某人……的一组是”。因而命题人在设置干扰项时,往往会把次要人物所做之事说成是题干要求表现的主要人物做的,从而造成对象的错位。2.似是而非。传记类文章中所选传主的优秀品德往往呈现多面性,而命题人在设置干扰项的时候,往往会忽视题干所提出的某一种传统美德,而将传主所做的好事全部列出,从而混淆正误,扰乱考生的视线。
  预计2019年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如果阅读材料是人物传记类文章,那么考查的内容一般是人物的情操、主要事迹等;如果阅读材料是议论类文章,那么考查的多是有关论点、论据的信息;如果阅读材料是游记类文章,那么考查的多是有关景物描写的内容等。因此,考生解答筛选文中的信息类题目时,应先确定阅读材料是哪一类文章,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文中信息加以筛选。
  考向一    客观型筛选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韦敻传
  韦敻字敬远。志尚夷简,澹于荣利。弱冠,被召拜雍州中从事,非其好也,遂谢疾去职。前后十见征辟,皆不应命。属太祖经纶王业,侧席求贤,闻敻养高不仕,虚心敬悦,遣使辟之,备加礼命。虽情谕甚至,而竟不能屈。弥以重之,亦弗之夺也。所居之宅,枕带林泉,敻对玩琴书,萧然自乐。时人号为居士焉。
  至有慕其闲素者,或载酒从之,敻亦为之尽欢,接对忘倦。
  明帝即位,礼敬逾厚。
  时晋公护执政,广营第宅。尝召敻至宅,访以政事。敻仰视其堂,徐而
  ……
  所谓“内容要点”指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指文章整体或某个层次、段落的主要意思。“归纳”“概括”即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即概括大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对具体内容加以概括,对抽象内容加以阐述,对含蓄内容加以解说等。
  高考对这个考点的考查形式一般为客观选择题,要求考生从四个选项中选出 “符合文意”或“不符合文意”的一项。命题人在命制不符合文意的选项时往往使用下面几种方法:1.望文生义,主观臆断。曲解文章中一些词语的意思,特别是利用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设置错误。2.遗漏信息,以偏概全。文章的信息比较多,但选项在归纳时却故意漏掉一些信息,在细节上设置错误。3.混淆时间,颠倒顺序。选项故意把文章中提到的事件发生的时间混淆或者把事情的先后顺序颠倒等。4.张冠李戴,杂糅事件。把某件事情的主人公说成另外一个人,把几个事件杂糅在一起概述等。5.无中生有,歪曲事实。把没有发生的事情说成发生的事情,或者故意拔高、贬低人物等,造成错误选项。6.牵强附会,胡乱联系。文章中的两个人或两件事、两种物之间本来没有条件、递进、因果关系,但选项故意将其组合在一起,强加上或条件或递进或因果等关系。
  预计2019年高考仍将继续保持这种考查形式,而命题人命制干扰项时,也会运用上述方法。因此,考生在备考时要特别注意。
  考向一    传记类文章的内容要点概括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黄盖传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初为郡吏,察孝廉,辟公府。孙坚举义兵,盖从之。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拜盖别部司马。坚薨,盖随策及权,擐①甲周旋,蹈刃屠城。
  诸山越不宾,有寇难之县,辄用盖为守长。石城县吏,特难检御,盖乃署两掾,分主诸曹。教曰:“令长不德,徒以武功为官,不以文吏为称。今贼寇未平,有军旅之务,一以文书委付两掾,当检摄诸曹,纠擿②谬误。两掾所署,事入诺出,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宜各尽心,无为众先。”初皆怖威,夙夜恭职;久之,吏以盖不视文书,渐容人事。盖亦嫌外懈怠,时有所省,各得两掾不奉法数事。乃悉请诸掾吏,赐酒食,因出事诘问。两掾辞屈,皆叩头谢罪。盖曰:“前已相敕,终不以鞭杖相加,非相欺也。”遂杀之。县中震慄。后转春谷长,寻阳令。凡守九县,所在平定。迁丹杨都尉,抑强扶弱,山越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