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6900字。
江苏省兴化楚水实验学校2005-2006学年度
第二学期第一次月度检测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2006年3月
(卷面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朱成玉
第Ⅰ卷(共42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堆垛(duò) 哺(pǔ)育 涟漪(yī) 湖泊(pō)
B、缱(qián)绻 天籁(lài) 怏怏(yāng) 马厩(jiǜ)
C、庇(bì)护 蛮横(hèng) 商榷(què) 谥(shì)号
D、湮(yān)没 逡(qūn)巡 媲(bì)美 攻讦(jié)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峨冠博戴 神奇怪诞 相辅相成 休养生息
B、虚与委蛇 沁人脾胃 自立更生 漫不经心
C、惹是生非 寒暄客套 有史可稽 消声匿迹
D、刮垢磨光 山清水秀 云蒸霞蔚 震耳欲聋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史之乱造成了社会满目疮痍、人民生灵涂炭的局面,杜甫一家被迫辗转流离,漂泊西南。
B、这次民主选举中层干部,本来他很有希望当选,但是由于他关键时刻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D、小李新买的房子装修得十分豪华,钢丝纱窗,大理石地面,漂亮的吊灯,真是琳琅满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大学毕业生的毕业选择对其父母及家庭情况会有一定影响,父母的“职业等级”高,毕业生往往会选择继续学习而不急于就业。
B、如何继承用书法育人的优良传统,发挥书法在培养人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C、知识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也能造祸于世,假如没有一种建设性的目标,知识就可能成为一种毁灭乃至损害人类的魔咒。
D、如果中国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水土资源构成的巨大负担,那么环境的恶化将会危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下列诗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
A、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B、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呵,
C、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D、北方的土地和人民/在渴求着/那滋润生命的/流泉啊!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曾担任过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
B、普希金,俄国诗人,作品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致西伯利亚的囚徒》,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叶甫盖尼·奥涅金》等。
C、文天祥,宋末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著有《文山全集》、《指南录》、《正气歌》等。
D、杨绛,中国现代作家、翻译家,钱钟书夫人。主要作品有《干校六记》、《洗澡》等。
二、课内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7、下列对课文内容或相关专题、板块内涵的鉴赏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一多的《发现》发现了两点:一是“这不是我的中华”,祖国的黑暗混乱贫穷使自己极度失望而痛恨之;二是“你在我心里”——自己虽失望痛恨,但对祖国爱之深,爱之永,她早已与自己的生命相联,无法割舍。
B、《离骚》写作者自己身份高贵,强调自己的“内美”“修能”,希望改革弊政,实现美政,从而刻画了一个忠君爱国、有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崇高理想的诗人形象。
C、《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和《啊,船长,我的船长哟!》都是政治抒情诗,但两首诗抒情方式不同:《致西伯利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