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00个字。
20、《梦回繁华》导学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说明对象。
2、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快速概括、提取信息的能力。
3、仔细品读文章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重点:
学会概括、筛选信息,明确《清明上河图》的特点。
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按总分总的方式,运用典雅而富有韵味的语言来介绍《清明上河图》的方法。
一、目标导入:
《中国石拱桥》给我们介绍了中国桥梁的悠久历史及伟大成就,《苏州园林》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建造特点,这两篇文章让我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我们祖国的伟大。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介绍我国国宝级画作的一篇文章——《梦回繁华》,去领略中国画的博大精深。
二、目标呈现:
1、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说明对象。
2、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快速概括、提取信息的能力。
3、仔细品读文章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目标实施:
1.张择端简介
张择端(生卒年不详),字正道,山东东武(今中国山东诸城)人。中国北宋时期的画家。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2.《清明上河图》简介
《清明上河图》系宋代名画,作者张择端。此画距今近900多年的历史。图中描绘的是北宋时期的开封,清明时节汴河两岸的风俗民情。《清明上河图》画心高25.5cm、长525cm,作者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描绘全图,主要描绘对象是市井百姓,这在宋朝是十分少见的,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构图起伏有序,笔墨技巧兼工带写,人物生动传神。画中细致地描绘了汴河上舟船往复,飞虹卧波;店铺林立,人群熙熙攘攘的繁华景象。人物生动传神,牲畜、房舍、舟船、城郭、桥梁、树木、河流至臻至妙,惟妙惟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