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题,约11570字。

  崇明区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       ,杜鹃声里斜阳暮。(北宋•秦观《       •郴州旅舍》)
  (2)吾师道也,       ?(唐•韩愈《师说》)
  (3)柳永《八声甘州》中“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一句,从对面着笔抒发情感。杜甫《月夜》中同样采用这一手法的诗句是“       ,       。”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小周毕业多年后邂逅当年同窗好友,感慨地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B.吴先生面对争强好胜、惹是生非的小孙子,谆谆教诲道:“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C.郑老师深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道,因此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D.王助理的方案被领导否定,心情郁闷,同事安慰说:“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
  (2)下面是某班主任在班会课上的讲话,以下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男生寝室昨晚熄灯后聊天,希望你们既往不咎,改正错误。
  B.本周艺术节大家群策群力取得年级第一好成绩,可喜可贺。
  C.小刘同学尽管早晨迟到,但原因是他帮助邻居,值得见谅。
  D.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有问题尽管提出,我定会鼎力相助。
  二、阅 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审美救赎何以可能
  潘知常
  ①对于审美救赎的思考,首先当然应该是审美救赎何谓。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审美救赎何为。审美救赎何谓,是对于审美救赎的本体属性的回答,审美救赎何为,则是对于审美救赎的审美功能的回答。在这回答的背后,则是对于审美与艺术的生存权、审美与艺术的尊严的回答。当然,这也与我们过去长期以来没有很好地思考这个问题有关。黑格尔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熟知非真知。无疑,这句话用在这里也是非常合适的。显然,对于审美救赎的审美功能的思考,其实就是对审美与艺术的本原、审美与艺术之为审美与艺术的思考。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进入美学殿堂的唯一通道。
  ②人类失落的生命,过去只能在宗教中才能够被赎回,这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宗教救赎,然而,在宗教退出历史舞台的主导地位之后,人类失落的生命就只有在审美与艺术中才能够赎回了,当然,这就是审美救赎的登场。可是,为什么只有审美与艺术才能够赎回?审美救赎又何以可能?过去几乎所有的美学家对此大多一笔带过。之所以如此,无疑是因为他们都只关注到了审美与艺术的一般本性,并且只是从审美与艺术的一般特性入手,去对此加以说明,但是却都忽视了审美与艺术的特殊本性,也忽视了从特殊本性去对此加以说明,因此,也就未能促成这一困惑的最终解决。
  ③换言之,对于审美与艺术,过去我们经常去询问的,是美从何处来?其实,我们还应该去询问的,却是美究竟对我们做了什么?美是如何帮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