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5270字。

  台州市书生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2018.12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2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歧江公园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熟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淹(yān)没了的“单位”之门,迎面吹来清新怡和的风,听到劳动者们在歌唱。
  B. 曼妙的文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盅惑;病变的皮肤布满令人生厌的疱(pào)疹,颓败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脚后跟。
  C. 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上大而下稍小。蒂部略凹(ào),周围微微突起,称(chēng)为果肩,有一边高,一边低。
  D. 一次“和(huò)稀泥”式的裁判或许能暂时消弭矛盾纷争,但裁判结果所产生的涟漪(yī)却可能长久地影响公众的行为方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美学的基本概念、词汇很多来自日常语言,不免存在着多义性、隐喻性、含混性。美学和文艺理论中的许多争论,主要就由此引发。例如前些年十分热闹的关于形象思维的讨论便相当典型,争论了半天,(乙)“形象思维”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它包含哪几种不同含义?却莫衷一是。
  但另一方面,也不必因噎废食,不必因语词概念的多义含混而取消美学的生存;正如并不因为审美艺术领域内突出的个性差异和主观自由,便根本否认研究它的可能一样。事实上,尽管一直有各种怀疑和反对,迄今为止,并没有一种理论能够严格证实传统意义上的美学不能成立或不存在。(丙)相反,从古到今,关于美、审美和艺术哲学性的探索、讨论和研究始终不绝如缕,许多时候还相当兴盛。
  2.下面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争论          B. 莫衷一是
  C. 关于          D. 不绝如缕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甲】    B. 【乙】    C. 【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近日,中国银行对手机银行进行全新升级,应用语音识别技术创新推出语音导航和搜索,引领手机银行交互方式全新变革。
  B.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今年年中,各类小视频平台的红人中,有30%正借助自身流量,涌向各个综艺平台。
  C. 不仅“15秒打歌”的抖音副作用会影响音乐产业的上游,还会波及下游——低门槛的欣赏模式让听众的审美碎片化、支离化,甚至失去对音乐的正常审美。
  D. 作为中国体育领域文化输出的代表,乔良选择在国外功成名就之后重新回到祖国,正是以实际行动印证了那句话: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3分)
  地面上的水吸热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天空蒸汽层上层。①___,水蒸气体积缩小密度增大,水蒸气下降;由于蒸汽层下层温度高,②_____,之后再度上升遇冷,再下降,如此反复,气体分子逐渐缩小,最后集中在蒸汽层底层,在底层形成低温区,水蒸气向低温区集中,③____。云团逐渐变大,云内部上下对流越来越激烈,温度越来越低,最后形成雨点下降。
  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列小题(8分)
  材料1:又到一年开学季,2010年出生的适龄孩子报到,老师又要开始记每个学生的名字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