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90字。
内容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授课时间 学习课型 新课
授课班级 主备人 辅备人
学习目标 1、了解各拉丹冬,体会作者在描写壮美景观中所融入的情感。
2、学习积累文章生字词,理清文章结构。
3.朗读课文,抓住重点,学习文中写景的顺序和方法。
4.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积极关注环保,为保护美好生态做出自己的努力。
学习重点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住重点,有序地描写景物特征。
学习难点 学习在写景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的写法
学习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语言赏析法
学前准备 教师:教材、导学案、课件、练习册
学生:课本、导学案、练习册、铅笔、钢笔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游记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本课学生要此基础之上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等对作品作个性解读
知识链接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各拉丹冬”,藏语为“高高尖尖的山峰”,神秘的雪域高原,令人向往,充满未知与挑战.
学习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各拉丹冬,体会作者在描写壮美景观中所融入的情感。
2、学习积累文章生字词,理清文章结构。
学习重点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住重点,有序地描写景物特征。
学习难点 学习在写景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的写法
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一、新课导入
长江如黄河一样是我们的母亲河,她也横贯中华大地,用她的甘醇(江水)哺育着中华儿女。这条美丽而神奇的江河是多么让人亲近啊!同学们你们知道长江发源于什么地方呢?她的源头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将目光聚集到祖国西部的雪域高原上,去领略那里奇异的风光吧。
图片展示
二、背景资料
各拉丹冬位于青海省杂多县唐古拉山乡境内。各拉丹东南北长50千米,东西宽30千米,除主峰各拉丹冬峰外,周围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40余座,冰川覆盖面积790.4平方千米,有冰川130条。雪线高度北坡5570米。南北坡侧各有一条弧形冰川,南支姜根迪如冰川,长12.8千米,宽1.6千米,尾部有5千米长的冰塔林,是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北支冰川长10.1千米,宽1.3千米,尾部有2千米长的冰塔林,冰桥、冰草、冰针、冰蘑菇、冰湖、冰钟乳、冰塔等构成千姿百态的冰塔林世界。
各拉丹冬地区不仅水资源丰富,还蕴藏着大量的黄铜、黄铁、水晶等珍贵矿物。在严寒的气候条件下,高山草原上仍然牧草丰盛,为优良的天然草场,是白唇鹿、野驴、雪豹、高峰雪鸡等20多种野生动物天然庇护所。除此之外,还有野牛、野驴、藏羚羊等国家保护动物。
三、作者简介
马丽华,女。生于山东济南。中共党员。1976、1990年分别毕业于山东临沂师院中文系和北京大学中文系。1976年进藏后历任《西藏文学》编辑,西藏作协副主席,西藏文联副主席。2003年调至北京,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编审。中国作协第五、六、七届全委会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纪实文学《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藏东红山脉》,报告文学《青藏苍茫》,散文集《终极风景》、《苦难旅程》,诗集《我的太阳》,长篇小说《如意高地》等涉藏题材文学作品17部。专著《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走过西藏》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老拉萨——圣城暮色》获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等。1994年获庄重文文学奖。《走过西藏》系列先后在港、台出版,并译有英、法文版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