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题,约16000字,有答案解析。
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病的一项是( )
A.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能带来市容市貌的转变。
B. 共享单车在枣阳出现后,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普遍欢迎。
C. 端午节那天,汉江两岸观看龙舟大赛的观众将近一万余人。
D. 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答案】D
【解析】A.动宾搭配不当,“转变”改为“改变”;
B.语义重复,“广大”和“普遍”二去一;
C.语义矛盾,去掉“将近”或“余”;
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2. 下面这首题为《江雪》的微诗歌曾获“第三届徐志摩微诗歌大赛一等奖”,请把打乱的诗句组合成一首完整的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
①寂静比雪还要雪
②一叶舟,一个人
③一只孤独已悄悄上了钩
④一壶酒,一清晨
A. ④①②③ B. ①③④② C. ②③④① D. ②④①③
【答案】D
【解析】此题为合理组合诗句,可结合诗的特点,如句末字押韵,上下句内容衔接,诗歌一般先“环境”后“情感”等方面辨析,②④从“舟”引入人,描述了一种孤独的氛围,是第一、二句;
①则描述了一种环境,突显了“孤独”,可为第三句;
③直拉表达出情感,是末句,初步排完后,再读确认。
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②④①③
故选:D。
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此题可通过读,理解句意后,然后理出思路,依据逻辑顺序排列。
此题可结合逻辑顺序排列,初步排完后,要通过读来进一步确认。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3. 诗文默写。
(1)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刘禹锡《秋词》)
(3)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高费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______,于我如浮云。
(4)家是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______”的似箭归心;家是马致远《秋思》中“夕阳西下,______”的九曲回肠:家是李商隐《夜雨寄北》中“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绵绵情思。
【答案】我想那缥缈的空中;便引诗情到碧霄;不义而富且贵;归雁洛阳边;断肠人在天涯;何当共剪西窗烛
【解析】答案:
(1)我想那缥缈的空中(注意“缥缈”的书写)
(2)便引诗情到碧霄(注意“霄”的书写)
(3)不义而富且贵
(4)归雁洛阳边;断肠人在天涯;何当共剪西窗烛
该题考查的是诗文名句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6.0分)
4. 怀恋四季味道之美好
济南的秋天
老舍 ①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红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一一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一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②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向便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热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感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做了个整人情,连带冬全部给了济南。
③诗的境界中心须有山有水。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色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影是着各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化,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几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化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也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的抹上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漠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色,睛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録了,可又没究全绿了,睛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更疲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④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一一到处是泉,有河,有湖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好美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几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金凭着水的清澄显露出米,好像美人借着镜子茎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是自己享爱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浮着水波,做绿色的査,气的子,用黄全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香的烦恼,美慕死诗人呀!
⑤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彩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的吻着。山儿不动,水几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1)选文以“______”为线素,先写出济南秋天的特征,然后再分别描写其山景和水景,层次分明,字里行间充满着______之情。
(2)写景应抓住特征。请说说作者抓住了济南山和水的哪些主要特征?
(3)品味第④段画波浪线句子,体会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4)作者写秋水,却用了大量笔墨写水藻,作用是什么?
(5)将第④段“哪几的水能比济南?”句改为“哪儿的水都比不上济南”,有什么不好?
【答案】(1)诗境 赞美和陶醉
(2)山,颜色绚丽多姿;水,清澈甜美。
(3)通过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绿藻的生机和鸭子的可爱,写出了绿藻与鸭子相映成趣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4)用水藻的香甜的烦恼来回应(反衬)秋水的静、美、甜,更能突出秋水的特点。
(5)原句是反问句式,更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济南的水的喜爱与赞美,感情色彩更加鲜明。若改为肯定句式,虽然也能表达此意,但语气不如原句强烈。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线索及情感的理解把握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