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7800字,有答案解析。
语言基础知识
1.依次在下列各句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逐渐 和掌握各国作家与思想家的作品。
②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部作品和每一个思想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看出它全部的美和魅力正是 这种独特性和个性。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是日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指待人处事言必信、行必果, 。
A. 熟习 鉴于 一言九鼎
B. 熟悉 基于 一诺千金
C. 熟悉 鉴于 一言九鼎
D. 熟习 基于 一诺千金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熟悉,知道得清楚。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根据句子中“各国作家与思想家的作品”可知选“熟悉”合适。基于:主要表依据、根据。鉴于:含有觉察到、考虑到的意思,多指可以引以为鉴或作为经验教训的事。根据语境“美和魅力正是……这种独特性和个性”,应该选“基于”合适。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说话的分量很重,作用很大。一诺千金:意思是指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也叫千金一诺。根据语境“言必信、行必果”,强调的是讲信用,所以选“一诺千金”。故选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三,不仅成功树立起中国智能手机的良好形象,而且改变了运营商和消费者对华为手机的认识。
B. 盐城市交管部门将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以治理乱停车、乱行车“两乱”违法,排查完善交通设施为内容的交通秩序。
C. 中国财政吃紧的压力正节节攀升,在应对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的同时,老龄化加重了中国财政不堪负担,社保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D. 有关发言人在日前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出,如果美国不改变目前实行的对华贸易政策,那么谁也不能保证在中美之间不会爆发一场后果严重的贸易战争。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语序不当,递进关系颠倒,把“不仅……而且”后的内容互换;B项,成分残缺,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语,“开展”后面缺少宾语,在最后加“治理行动”;C项结构混乱,“老龄化加重了中国财政不堪负担”将“老龄化加重了中国财政负担”和“老龄化使得中国财政不堪负担”杂糅,可二者取其一。故选D。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A.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C.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例句和A项都是用了借代的手法。例句:“杜康”代指美酒。杜康传说中酒的发明者。后作为美酒代称。A项“朱门”代指有钱的贵族。B项“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飞花”运用了比喻的手法。C项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诗人以“风飘絮”比喻国势如同风中柳絮一般十分危急,以“雨打萍”来自喻自己家破人亡的凄凉状态。D项“雪花大如席”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故选A。
【点睛】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都是用乙代替甲,也就是说,都不出现本体,而用借体说话。这是二者的相同点。 但借代和借喻又有区别。构成借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它是借中有喻,重点在"喻";构成借代的基础是借体和本体的相关性,它们中间没有比喻关系,重点在指称。例如:"钟山风雨起苍黄"(毛泽东《七律.解放军占领南京》)中,"钟山"代替南京,是因为钟山(即紫金山)位于南京附近,和南京有相关性,所以是借代。而"风雨"代替"革命形势",是因为它和"革命形势"有相似点,所以是借喻。用构成明喻的办法也可以鉴别借代和借喻。把本体找出来,如果能加"象"构成明喻的,是借喻;反之就是借代。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
A. 贵处寄来的第八届中国会展经济论坛邀请函已收到,我一定拨冗出席
B. 大作收到,冒昧作了一点雅正,随信寄回,谨供参考。
C. 承蒙抬爱,委以重任,只是鄙人才疏学浅,只能敬谢不敏了。
D. 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查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辞敬辞的运用。A项,拨冗出席:指放下繁杂的事务,来参加会议或活动。谦辞,请别人出席活动的礼貌用语,不能用于自己。B项,“雅正”客套话,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不能用于自己。D项,内人:屋内之人的意思。是男子对外称自己配偶的说法。不能用于别人的妻子。尊称别人妻称贤内助。故选C。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5.一对爱人分居两地,常互赠古诗词表达思念、愁苦之情,下列不适合互赠的一项是( )
A.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B.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C.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D.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查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辞敬辞的运用。C项,出自唐代诗人朱庆馀所写的《近试上张水部》:诗中作者把自己比作刚嫁入人家的新媳妇;诗句表面是写新妇去拜见婆家人时惟恐自己的妆容不佳,引起婆家人的不快而向夫婿询问的一个场景;而实际上作者期盼着诗的第一读者(张水部)能赏识自己的才华,诗中的新妇就是代指作者自己,而夫婿就是张水部,作者在即将参加 举时希望引起当朝权贵的赏识(所谓朝中有人好作官),全诗最后一句揭示的主旨,实际上就是问我应试的文章合不合你和朝庭的意啊。故选C。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因为,即便有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
①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
②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流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