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精编冲刺组合练:组合练9套(11-19)(全word,全解析)
组合练11.doc
组合练12.doc
组合练13.doc
组合练14.doc
组合练15.doc
组合练16.doc
组合练17.doc
组合练18.doc
组合练19.doc
组合练11 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默写+外国小说阅读+作文立意
(分值:52分 时间: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018•浙江模拟)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抢跑式”校外培训班喧宾夺主,主要原因在于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héng),这种不均衡导致一些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互相钩连,将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
B.教育事业绝不是一个人的独行,团队协作、分工明确、高效执行、目标一致是做成任何事业的必备前提,唯有如此,才能于浑沌处亮一盏明灯,做教育行业中“口碑(bēi)票房”双丰收的《红海行动》。
C.水受重力驱动,总要往低处流,且荡平阻挡、充盈凹陷,秉(bǐng)持温良向善;沙则借风力助推,偏爱往高处攀,且积沙成峰、摧枯拉朽(xiǔ),始终前赴后继。
D.中国在外交斡(wò)旋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理念和方案,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休戚(qì)与共的态度和决心,也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解析 A项,“钩连”应为“勾连”。B项,“浑沌”应为“混沌”。D项,“戚”应读qī。
答案 C
(2018•浙江嘉兴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远见卓识往往“自绝”于当代。卓则必绝,远则自离。贾谊因他的卓尔不群,自然而然地与他同时代的人离绝了。他藐视他们,他们也排挤他。[甲]他们根深而叶茂,藤粗而蒂固;他则一无所恃——他只能恃文帝的保护。但文帝也一样脆弱。
平心而论,文帝刘恒还是很信任也很愿意重用贾谊的,他究竟不是一个昏君。但他不能失去朝廷权力的平衡,他也不能为了一个贾谊而触犯众怒。一边是功高盖主的老臣,一边是初出茅庐的后生。[乙]两边既已势不两立,剑拔弩张,文帝只能倾向前者;没有前者的拥立,就没有他的今天;没有前者的支持,也没有了他的明天。贾谊的失败是时势所必然,不是文帝个人品性所能挽救的。[丙]于是,贾谊也就只能满怀失意和挫折感,还有满怀的委屈和孤独感,满怀的不平与轻蔑,一步一步地向长沙踟蹰而来。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卓尔不群 B.平心而论 C.究竟 D.踟蹰
解析 C项,“究竟”作副词时,也指毕竟,到底,但语气委婉;
……
组合练13 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作文立意
(分值:52分 时间: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018•浙江十二校联盟联考)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留在上海,日本人不会把他怎么样;可在日本人占领的沦陷地区演出,无异于与侵略者合作,为民族的敌人粉饰太平(píng)。梅兰芳必须做出抉择。面对日本人彬彬(bīn bīn)有理的拜访,梅兰芳屡屡谢绝。
B.是不是我的身影已被上天定格于你生命的长廊,所以哪怕我远离你的视线你也能想象我所有静默和嫣(yān)然的模样?是不是前世我们情根深种,所以哪怕惊鸿一瞥(piě)只如昙花一现,旧年盛景只化烟花往事,我们还是会穿越千里烟波重新相聚在一起?
C.是谁遮住了星辰璀璨,月儿弯弯,苍穹的脸;是谁蒙住了大山伟岸,绿州的期盼。欲望变得无止境,攀比变得无边际,膨胀了虚荣,庞大了伪(wèi)装,真善渐行渐远,本真消失不见。灰暗莫要遮了光明,污浊莫要混淆(hùn xiáo)视听,彼此多一些阳光,少一些暗淡,生活的天空才会如海蔚蓝。
D.在一块糕点里,在一方酥糖里,那突如其来的一阵风送来的桂花香啊,就是那些故去的亲人!它们依然以各种方式,缠绕着我们的鼻息,温暖着我们的味蕾(lěi)。便将嗑(kè)瓜子这类“粗活儿”搁在了一边,像开了和尚赐的斋佛果盒,却拈出一炷香来,揣摩着个中意思。
解析 A项,“彬彬有理”应为“彬彬有礼”。B项,“瞥”应读piē。C项,“伪”应读wěi,“绿州”应为“绿洲”。
答案 D
(2018•浙江绍兴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郝淑雯,一副班干部的派头,对了,她是舍长。(我们那会儿叫“寝室长”)她对何小萍太过苛刻,组织团友对弱者实施霸凌(照片事件、内衣事件……),谁给她的权力随便审问人?
但她直言直语,敢说真话,自从知道陈灿也是高干子弟时,立马给自己规划好了婚恋对象,一百八十度地转变。全剧唯一一句脏话(因气
……
组合练19 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默写+古代诗歌鉴赏+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作文立意
(分值:60分 时间:6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廷相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tǎnɡ)一失足,将无所不致矣! ”
B.他当时没有想到,几十年后,杭州会成为宋王朝新的都城,而他处(chù)心积虑的谋划,会成为泡影。
C.西湖整治好了,可以听夕阳萧鼓,可以赏曲(qū)院风荷,风景怡人,美不胜收。
D.春秋时期,齐、晋、楚三国长期征战不休,国家疲惫,君臣相斗,人心涣(huàn )散,许多杰出人物纷纷出走,吴国坐收渔翁之利。
解析 A项,“致”应为“至”。B项,“处”应读“chǔ ”。C项,“萧”应为“箫”。
答案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一个大文豪,他的一举一动——哪怕是最普通最实际的举措——也会被渲染成一种诗意的浪漫,其为百姓排忧解难的耿耿初衷反而会被忽视。苏东坡在杭州当太守是在北宋元祐年间。他当时没有想到,几十年以后,杭州会成为宋王朝新的都城,而他处心积虑所兴建的那些工程,恰巧是为那些仓皇南渡的君臣准备的。
[乙]城市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市民们既具有南方人热情的天性,又极富文化素养,“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一切都美不胜收。西湖整治好了,可以听夕阳箫鼓,也可以赏曲院风荷。[丙]难怪宋孝宗赵昚坐在杭州的宫城里阅读苏东坡的作品(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尤其是他的那些奏议表状时,竟钦佩得掉下眼泪。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渲染 B.反而 C.处心积虑 D.美不胜收
解析 A项,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也比喻夸大地形容。使用正确。B项,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使用正确。C项,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用于此处感情色彩不当,应用“殚精竭虑”。D项,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使用正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