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1500字。

  吉林省榆树一中五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Yuxingjiaoyu整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新石器时代中国所在的东亚大陆野马广为散布,曾为原始人类猎取为食。距今7000 年至4500 年前,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首先将野马驯化为家马,并渐次传入中原农耕区。
  马匹作为重要的驮畜,春秋以前在中原主要用于牵引战车,赵武灵王向匈奴学习“胡服骑射”之后,更多地用于骑乘。由于自然条件所限,中原农耕区繁衍的马匹不但从数量上不能满足需要,且品种易退化,因此需从临近的蒙古高原输入。蒙古马,是世界上较为古老的马种之一,体格不大,但身躯粗壮,四脚坚实,耐力好,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
  汉武帝时,为对抗匈奴,派张骞出使大月氏。张骞路过大宛,了解到当地最为出名的物产是骏马。这种马与中原习见的蒙古马差异明显,身长体高,速度耐力兼备,是极为优良的战马。汉使看到这种马前膊流出的汗水中有血,感到奇怪,汉郊祀歌描写道“霑赤汗,沫流赭”,便以“汗血马”名之,又称“天马”。汉武帝为求“天马”,数次向大宛遣使,而大宛不仅不答应,且杀害汉使,引起汉将李广利两次率军征讨,最终如愿获上等良马数十匹,中等以下的雌雄马3000 余匹而归。
  汗血马的引进数量毕竟有限,而以良种西域名马与蒙古土种马杂交可使后代改良性状。汉以后,汗血马仍然不断输入中原。据南宋李石《续博物志》卷四记载,唐天宝中,大宛进汗血马六匹。“汗血马”在元明两代称为“阿鲁骨马”,又名“小西马”,仍然是中亚各地进献的主要贡品之一。
  除中亚之外,漠北也是中原良马的重要来源。《旧唐书•铁勒传》载,蒙古高原西北部的骨利干,于贞观中“献良马十匹”,“太宗奇其骏异,为之制名,号为十骥。唐代来自中亚的良马在当时口碑中最知名者,乃为唐太宗所喜爱的六匹骏马,太宗逝后,为之刻像陪葬,称为昭陵六骏。
  蒙元是域外良马进入中原的另一个重要时代。由于蒙古帝国地跨亚欧大陆,其西北与中欧相接,西南临地中海,因此元代对遥远地域的良马有了更多认识,知道除了中亚的汗血马以外,还有产于阿拉伯与地中海地区更好的脱必察马,即“大西马”。有专家考证,出土于我国甘肃武威的铜奔马即著名的“马踏飞燕”,其原型就是来自大宛的汗血宝马。
  由于看惯矮小蒙古马的蒙元贵族非常珍视“西马”,有些回回商人投其所好,远赴西亚购取,花费巨大。元仁宗即位之初,监察御使哈散沙奏请禁止,得到仁宗的批准。但实际上,延祐七年(1320 年)仁宗去世后,察合台兀鲁思汗怯别每年都数次遣使进西马等方物,元亦给以年例或回赐,其中仅泰定二年(1325 年)一次就赐钞 4 万锭。
  古代中国兼有东亚大陆的农耕区及与之毗邻的蒙古高原。游牧民族所驯化的马匹不仅是古代亚欧人跋山涉水长途往来的主要载畜,它本身也是丝路沿线各族人民之间互通有无的重要交换物。
  (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马很早就被人驯化,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原地区的人们就开始驯化野马,使其成为驮载的工具。
  B.春秋以前,马在中原地区,主要是用于牵引战车,是赵武灵王向匈奴学习,才更多地用于骑乘。
  C.汗血马的引进地域非常广泛,除了西域外,还有漠北的广大地区,以及阿拉伯区域和地中海地区。
  D.我国甘肃省武威的铜奔马塑像即著名的“马踏飞燕”,其原型是产于大宛的大西马。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通过讲述“马匹”引入中原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了它在丝路沿线各民族间交往的重要作用。
  B.汉武帝派军队出征大宛,唐太宗给十马命名,这说明中国历代所有君王都非常重视西方的良马。
  C.蒙元时代蒙古贵族对脱必察马花费巨资引进的事例,证明该马在当时贵族生活中有着很高的身价。
  D.文章分别介绍了蒙古马、汗血马、大西马,不同种类、不同地域的论述分析,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汉武帝不派张骞出使西域,那么大宛的“汗血马”就不会那么早传入中原地区。
  B.在文中所讲述的各种马匹中,拿蒙古马与汗血马相比,作者认为蒙古马要逊色于汗血马。
  C.元仁宗即位之初,曾极力禁止对“西马”的购取,这是因为购马之风引起了奢侈生活的攀比。
  D.汉武帝以后,为了满足良马的需求,除了继续引进外,还以良种西域名马与蒙古土种马杂交的方式扩充数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新任务
  罗广斌   杨广益
  第二天,一个女同志,按照约好的时间和接头暗号,来到成岗家里。这个女同志不到三十岁,中等身材,衣着朴素,蓝旗袍剪裁得很合身。她坐下来不慌不忙地告诉成岗:
  “我姓江,江雪琴……我的岁数比你大一点,你就叫我江姐吧。”
  成岗愉快地叫了一声,“江姐。”江姐温和地笑了。
  “你经常读市委的党刊——《进攻》吗?你对它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进攻》?我读到第二十一期了,很好,没有意见。”成岗说着,心里浮现出一个长久以来就有的想法,就全部说了出来:“《新华日报》被迫停刊以后,厂里的工人都感到苦闷,他们渴望得到党的消息,得到解放战争的胜利消息。可是《进攻》是党内刊物,群众看不到,可不可以想办法,满足群众的需要?”
  “你的意见很对,”江姐点头说道:“市委早已考虑到了。为了把胜利的消息,及时告诉人民,决定出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刊物。刊物定名为《挺进报》,每周出版一期,着重报道解放战争的胜利消息,评介时局和宣传党的政策法令……可以发到可靠的积极分子手里。市委希望它成为团结、教育广大群众的一种有力的武器。”
  成岗眼睛里闪耀着兴奋的光采,忙问:“让我参加《挺进报》的工作吗?”
  “听许云峰同志说过,你对这样的工作,会感兴趣的,对吗?”江姐微笑着说,“你从前在学校的剧团里,爱搞布景、灯光之类的后台工作,现在要你搞的,又是后台工作,市委打算把秘密印刷所设在你这里。”
  “对,我这里挺合适。敌人轻易不会怀疑我这个当厂长的人。”成岗恳切地望着江姐:“工厂里的情况,你大概已经知道了,我这里比较安全。”
  “从今天起,你是《挺进报》的工作人员了。你负责印刷,每一期印好的《挺进报》,由我负责处理……”
  江姐不慌不忙地说着。从声音里,成岗觉得她和老许一样老练、成熟,他高兴地联想着:
  ①“我们党内,不知有多少优秀的同志!”见面不过半个小时,成岗已经对这位平易近人的领导人产生了尊敬和无限信任。江姐的目光,仍然是那样的温和,她仿佛已经察觉这位年轻同志的心情,却没有去妨碍他,只稍微提高了声音,来引起他的注意。
  “成岗同志,你要知道:《挺进报》是市委的宣传刊物,发行以后,它对群众的影响很大,必然会引起敌人的注意。你一定要严格地遵守秘密工作原则,尽量减少和朋友们的来往,停止一切群众工作。否则,不仅你会遭到危险,而且还会给党带来重大的损失!”停了一下,江姐又进一步说:“今后,有些朋友,也许会因为你不参加社会活动而发生误解,但我相信,为了党的利益,你是不会计较这些的。”
  成岗默默地听着,感到这个新的工作,比担任老许的交通员更复杂,要求更严格,自己的责任也更大。②他咬着嘴唇,站起来,紧紧握住江姐的手,严肃地说:“我向党保证。”
  庄严的瞬间,正是无数共产党员都曾经有过的,决心向党献身的时刻。成岗的心情分外激动。江姐安详地注视着他,声音里带着深深的温暖:“党给了你最大的信任。”
  从这时起,寝室后面那间小小的储藏室,收拾干净了,变成了《挺进报》的秘密印刷所。
  白天,成岗是工厂的厂长,更谨慎、更小心地执行着自己的职务;一到晚上,他便成了党报的印刷者,通夜不眠地做着秘密印刷工作。
  节选自《红岩》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篇以成岗为观察视角,刻画了江姐的外貌和神态,让我们一开始就对江姐有了一个性格定位。
  B.“让我参加《挺进报》的工作吗?”既透露了成岗急切地想为党工作的决心,又显示了一个年轻人蓬勃的朝气。
  C.小说以一天的时间为轴,以成岗、江姐二人交待任务为横截面,真实地展现了重庆解放前夕革命工作的危险状况。
  D.江姐虽然第一次和成岗见面,但是她能感受到成岗的革命热情,因而她坚信他能够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到极致。
  5.在成岗的眼里,江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
  6.画线句子各属于“心理描写”的哪种类型,各有什么作用?(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三点半难题”由来已久。据报道,小学生下午三点半放学的规定,至少要追溯到上世纪90 年代。1990 年 6 月 4 日,当时的国家教委发布《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其中第五条明确规定: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 6 小时,中学不超过 8 小时,大学不超过 10 小时。 于是,小学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 6 小时,逐渐成为不可逾越的政策红线。
  事实上,近年来,不少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都尝试通过“弹性离校”的办法,破解“三点半”难题。据报道,自 2017 学年开始,上海市教委就在全市小学逐步试行放学后“快乐 30 分”活动,供学生自愿参加,一般每周安排四天,每天活动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快乐 30 分”结束后,为家庭看护确有困难的学生继续提供看护服务,并鼓励适度延长放学后看护服务时间。2017年,南京市政府试点“弹性离校”,从主城区向城乡所有小学全面铺开实施。
  此外,天津、沈阳等城市均开展了“弹性离校”“课后服务”等相关工作。2017 年 2 月,教育部也出台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弹性离校”课后服务合法化。
  《“三点半难题”怎么破?听听部长怎么说》长城网
  材料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