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130字。
万州分水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10分)
1.(2分)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近两年,“打虎上无禁区,拍蝇下无死角”的反腐举措,极大地促进了老百姓对未来的期许、对国家的自信。
C.据悉,目前只有部分省份使用高考目标卷,该“阵容”包括由海南、吉林、河北、河南、陕西等省份组成,且队伍日趋壮大,加入的省份数量呈上升趋势。
D.《朗读者》节目形式非常简单,就是嘉宾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真挚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2.(2分)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它把岩石融化成沙砾,把峻岭劈成深渊。
B.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老信客声辨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刀直扎自己的手。
C.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历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D.垂柳全乱了线条,抛举在空中,刹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
3.(2分)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每组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黄晕/晕车 慷慨/灌溉 静谧/洋溢 笨拙/咄咄逼人
B.憔悴/荟萃 诀别/决断 坍塌/彤云 粘贴/拈轻怕重
C.殉职/绚丽 粗犷/空旷 称职/称量 垂涎/怪诞不经
D.嗔怪/谨慎 缥缈/渺小 恍惚/膀胱 意赅/骇人听闻
4.(2分)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第一,虽然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始终喜欢看“课外书”,而我从文学作品和各类人文书籍中同样学到了哲学。第二,虽然我的阅读范围很宽,但对书籍的选择却很挑剔,以读经典名著为主,其他的书只是随便翻翻,对媒体宣传的畅销书完全不予理睬。第三,虽然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我喜欢把它们当作闲书来读,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而我确实在读经典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
A.读书旨趣是: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读书很挑剔,当作闲书来读。
B.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阅读范围很宽,读书是为了消遣。
C.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主要读经典名著,不端做学问的架子。
D.读书旨趣是:从各类书籍中学哲学,不理睬畅销书,读中得到了消遣。
5.(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诗词的意象内涵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
B.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史圣”“书圣”“诗圣”分别指司马迁、柳公权、杜甫。
C.中国“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立春、夏至、立秋、冬至。
D.《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李太白全集》,这几部作品集命名方式分别是谥号式、封号式、表字式。
二、诗歌鉴赏(4分)
6.(4分)给画线的字注音。
(1)结庐( ) 车马喧( ) 搔更短( ) 不胜簪( )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7.(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③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对曰:“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
(选自《韩非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