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道小题,约11170字。
安海片区2018年秋季期中联合教学质量监测初三年语文科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命题者:养正中学 鄢锦灵 审核者:养正中学 王真丽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 大漠孤烟直, 。 (2) 烟笼寒水月笼沙, 。
(3) 白日放歌须纵酒, 。 (4) ,夜吟应觉月光寒。
(5) ,浓睡不消残酒。(6) 有约不来过夜半, 。
(7) 江晚正愁余, 。 (8)富贵不能淫, 。
(9)子曰:“饭疏食饮水, , 。”
(10)《卖炭翁》中表现劳动人民矛盾的心理写照的句子是: , 。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孔乙己》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其小说集还有《彷徨》、《朝花夕拾》。
B. 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的巨匠,代表作品有《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
C.《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 《马说》的“说”是表示古代的一种文体。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微风浮动,纤丝垂柳俏倚在湖面上,一座弯月般的石拱桥立于湖心,见证了宏村经年的故事。粉墙黛瓦、 ▲ (A.灿若繁星B.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倒映在碧水之中,正在湖的对面翘首期盼,她是要告诉迄今500年前的游人名门望族过着怎样依水而居、傍山为邻的惬意生活。一切都是静mì的,静得让你的思想在不经意间放下了扰人的浮燥。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翘 ②mì .
(2)在▲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 )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原句:她是要告诉迄今500年前的游人名门望族过着怎样依水而居、傍山为邻的惬意生活。
修改句: .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5分)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这首词是吟咏中秋的名作,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和矛盾。下片写中秋对月思人,怀念手足兄弟。因而心情极为抑郁不平。
B.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
C. 下片起笔的月色描写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问转入抒发怀人之情,表面上对月有怨,实际写与亲人不得团圆的惆怅。
D.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并述。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语言如行云流水,想象生动丰富,意境旷远美妙。
5. 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