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18道题,约7880个字。

  学生学业质量调查分析与反馈
  七年级语文
  (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审核:)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东隅已逝,。 (王勃《滕王阁序》)
  (2),谬以千里。 (《礼记•经解》)
  (3)安不忘危,。 (《汉书•陈汤传》)
  (4)有意栽花花不发,。 (罗贯中《平妖传》)
  (5),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6),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
  (9)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触景生情,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爱国情怀的句子是“,”。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回答问题。(7分)
  轻轻地打开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解决散步时的分歧中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tān(    )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诀别时收获“好好儿活”的勇气;跟轻风流水应合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zhù(    )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在语文的世界里,尽收眼底的有一片片天光云影,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心田,……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分歧(       )        tān(        )痪zhù(        )蓄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2分)
  (3)文末画线两句的句式不够协调,请调整后一句的语序,使它与前一句的句式一致,把调整后的句子写出来。(可以增删一两个字词)(2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通过父亲的悉心教导,我养成了看书的好习惯。
  B、《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对我很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
  C、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D、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4.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C.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马致远,元代大都人,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代表作《汉宫秋》。
  B.《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白雪公主》等。
  C.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风豪迈苍劲,如代表作《观沧海》。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6. 综合性学习(7分)
  “少年正是读书时”,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爱阅读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某校七年级举行了“爱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7分)
  初中生读书现状调查表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5小时 1.2小时 0.5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例 27.8% 35.8% 45.6%
  (1)分析上表,得出的结论是:
  。(2分)
  (2)仿写句子(2分)
  原句: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仿写:一本书像。
  (3)寻找方法(3分)
  下面是某同学为“名人读书方法”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请找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一则材料:
  材料一:西汉的匡衡,年轻时非常喜欢读书,但家穷点不起灯烛,见邻家灯烛明亮,便在墙上穿一孔洞,在洞前映着光刻苦学习。
  材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读透全书。
  材料三:数学家华罗庚读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字一句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