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题,约15590字。
玉门一中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说明:保持答题纸卷面整洁,使用黑色中性笔答卷,2B铅笔涂卡。请将选择题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将非选择题书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答错地方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鼙(pí)鼓 钗擘(bò) 澧(lǐ)水 踟蹰(chí chú)
B. 花钿(diàn) 马嵬(wéi) 鲍(bào)照 衰鬓(bìn)
C. 衾(qīn)被 眇眇(miǎo) 踯躅(zhí zhú) 鹧鸪( zhè gū)
D. 凝睇(tì) 薜(bì)荔 踌躇(chóu chú) 锦(jǐn)书
2. 从修辞的角度看,和例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A.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B.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C.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D.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3.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羽在刘邦及诸侯的军营外面唱起楚歌,同时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悲剧。
B. 项羽之所以拒渡乌江,是因为觉得老天要灭掉自己,且失败无颜见江东父老。
C. 节选的内容主要写了垓下之围和乌江拒渡,均表现了项羽在末路时的英雄本色。
D. 垓下之围渲染悲剧气氛,乌江自刎精雕细刻神态,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
4. 对下列例句中“后人”的含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例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
A. “后人”①是秦朝人以后的唐朝人。 B. “后人”②是指秦朝以后的人。
C. “后人”③是指唐朝以后的人。 D. “后人”④是指秦朝以后的唐朝人。
5. 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B.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C.苛政猛于虎也 D.霜叶红于二月花
6.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
A. 倒影水中 B. 遂行泛彭蠡口 C. 今为定江军 D. 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7. 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 直夜溃围南出 B.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C. 项王则夜起 D.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8.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 视为止,行为迟 B. 虽然,每至于族 C. 依乎天理,批大郤 D. 未尝见全牛也
9. 下列各句中加粗、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 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