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130个字。
中山市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学校、班 级、考号、姓名。
3.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 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子曰:“□□□□□□,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1分)
(2)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1分)
(3)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直接抒发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2分)
(4)在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表现诗人不以衰老自弃,内心燃
烧着为国戍边的志愿的诗句是□□□□□□□,□□□□□□
□。(2分)
(5)默写谭嗣同的《潼关》。(4分)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ɡānsè而苦的气息。
(2)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én shēnɡ dǐnɡ fèi。
(3)我听见有人在哭泣、shēn yín;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
(4)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ɡuài dàn bù jīnɡ。
某班级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3—5题。
活动一:某班级为这次活动开展了个人阅读状况调查问卷,下面是全班49人的问卷调查的统计情况。
每天课外阅读时间 阅读的目的 阅读的内容 阅读习惯
30分钟以下 35.2% 老师要求 68.5% 必读名著 48.6% 会做读书笔记 19.2%
30到60分钟 54.2% 自己喜欢 23.1% 流行小说 36.7% 会做圈点批注 21.6%
1小时以上 10.6% 闲来无聊 8.4% 其他 14.7% 只读,从不动笔 59.2%
3.从这份调查表中,你发现某班级在阅读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请你为他们提出两条解决问题的恰当建议。(4分)
活动二:某班级开展了课外阅读经验分享会,下面是某同学分享短文《谈谈读书之乐》的一段文字。
读书不但能够提升个人综合素养,A而且能够强化文化认同、凝聚国家民心、振奋民族;B读书也能够淳化社会风气、建构核心价值、建造文化氛围。
读着文人留下的优美文字,吟着墨客写下的动人诗歌,闻着一页页纸张散发出的阵阵书香,品着一个个句子流露出的浓浓情感,我快乐,我幸福。读书,如初春里赏杏花细柳让人心旷神怡;读书,C;读书,D;
读书,如严冬里沐暖阳晴空使人怡然自得。
4.这段文字画横线的A、B两句有语病,请你修改。(2分)
A句将修改为。
B句将修改为。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C、D两处各续写一个句子。(4分)
二、(46分)
(一)(10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1)太丘舍去()(2)下车引之()(3)元方入门不顾()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文仅有103个字,却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
B.本文言简意赅,主要是通过对话描写来说明为人处事应讲礼守信的道理。
C.“怒”与“惭”写客人被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本文中的元方和《咏雪》中的谢道韫都是睿智、方正、讲诚信的孩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