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2道题,约13060个字。
2018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语文金卷(一)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得分
第一部分(1~5题21分)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其五)》)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明知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韩愈《马说》)
(3)《小石潭记》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句子是: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记忆、默写。
解析(1)题中学生要注意对“辨”的正确书写,“辨”在这里是通假字,通“辩”,不能将其误写为“辩”。(3)题要注意对“佁”“俶”的正确书写。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对于交通安全而言,唯有恪守(kè shǒu )规则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法宝”。
(2)王大爷看病遭遇“神医”骗局,让原本就拮据(jié jū )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3)近日,天舟一号完成任务后主动离轨,并受控陨落(yǔn luò)到南太平洋预定海域。
(4)面对记者的提问,他的眼神里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jiǎo xiá )。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对常用字字音、字形的掌握。
解析(1)题“恪守”的“恪”为形声字,不要将其误读为“gè ”;(2)题“拮据”的“拮据”不能误读为“jù ”;(3)题要注意对“陨”的正确书写。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B 】
①而去探索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②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
③首先要坚信这一点,
④不满足于一个答案,
⑤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⑥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⑦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解析解答句子衔接排序类试题,首先要根据所给的句子,了解文段的大致内容。注意语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本题为议论性语段的衔接排序。先判断首句,③⑥可备选,根据⑥句中的“这些”,判断⑥句不能做首句,排除AD两项。再看⑤⑥句,⑥句中的“这些”不能紧跟④句内容,排除C项。故选B。
4.欣赏毛泽东的书法作品《沁园春•雪》,回答(1)~(2)题。(每小题2分,4分)
(1)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C】
A.气势磅礴B.笔意奔放C.端庄雄厚D.错落有致
(2)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历数中国历史,风流人物可谓层出不穷。请你仿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课本中出现过的某位名人。(2分)
示例:
人物:鲁迅
简介:用高亢的笔调,唤醒国民沉睡的灵魂;用深沉的目光,审视人们麻木的思想。对敌人,他犀利如匕首,口诛笔伐,声声呐喊;对民众,他关爱如亲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人物:司马迁
简介:一部史书,一个选择,一支竹笔,撑起英雄高大的身躯。曾经在死生之间做出伟大选择,曾经在笔墨之间书写浩然正气。一部荡气回肠的史家大作,使他赢得了千万人的敬仰。示例二:诸葛亮——他用自己的忠诚坚守这兴复汉室的诺言,他用自己的智慧支撑着蜀汉的一片江山。虽然天道无常,但他用自己毕生孜孜不倦的努力与付出,印证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对书法的欣赏以及运用语言介绍人物的能力。
解析解答(1)题时,首先要对五种书法字体及其特点有大致地了解,然后才能对书法作品进行赏析;(2)题考查学生运用语言介绍人物的能力。根据所给示例可知,介绍人物时要介绍符合人物身份的典型事件及能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事件、外界对人物的高度评价的语言等,而且所选的人物必须是课本中出现过的,学生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知识链接】中国文字形态的变化,大体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七种形态演变过程。而对书法的赏析,初中生只需要掌握五种字体及其特点,即可轻松作答。
字体 示例 特点 代表作家
楷书 勤奋努力 横平竖直,规矩整齐。书写时切忌潦草、粘连。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行书 勤奋努力 介于楷、草之间,书写时必须连绵不断,挥洒自如。 “书圣”王羲之
草书 勤奋努力 点画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 怀素、孙过庭、张旭
隶书 勤奋努力 蚕头燕尾,形体扁平、工整、精巧。 ——
篆书 勤奋努力 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
5.九年级(1)班的学生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三字经》的了解程度做了调查。阅读下表,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年龄
程度
年龄
程度 60年代出
生的人 70年代出
生的人 80年代出
生的人
基本看过 20% 10% 1%
略知一二 60% 70% 82%
听说一二 20% 20% 17%
(1)阅读图表,请写出你的发现:年龄越大对《三字经》的熟悉程度和阅读深度越深。
(2)看到这个图表,请给学校提出一条建议:校应把传统文化的阅读安排到课程表中,保证学习的时间核内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