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题,约10750字。
上海市金山区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 ,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2)忧劳可以兴国, 。(欧阳修《 》)
(3)人们常说干大事的人可以不考虑一些细枝末节,行大礼的时候可以不回避一些小的
责备。在《鸿门宴》中,有两个句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 。”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同学做事总喜欢拖拉,老师要劝诚他,选用下列诗句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当下,有很多学生写文章很不规范,甚至到了文不加点的程度,有些文章的句读与
古文相当,同学们竟然戏称为“五四前体”。
B.如今,不少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他们虽然经验不足,甚至毫无经验可言,但是在
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也能差强人意。
C.在人际交往中,绝大多数的人都不喜欢斤斤计较之辈,而愿意亲近大方之家,感受
其人格魅力。
D.许多年轻人热衷于看综艺选秀节目,是因为此类节目能给人一种心理预期,通过媒
体的炒作可以快速成名,成为明日黄花,引人瞩目。
第二部分 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5分)
城市为什么要有记忆感
冯骥才
①在当前中国城市地毯式的改造中,一个词汇愈来愈执著地冒出来,就是——记忆。这个并不特别的词汇放在城市的变革中便让人们感到异样、另类、不和谐、不解,还让那些恨不得把城市“推倒重来”的人颇为反感。城市难道不是愈新、愈方便、愈现代愈好吗?为什么需要记忆?记忆什么?有什么用?为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记忆而把它破破烂烂地堆在那里吗?
②首先说记忆。人的记忆分两种。一种是不自觉的,一种是自觉的。前者是自然的,松散的,不经意的;不论记住还是没有记住,不管日久便忘或历久难忘,全是一任自然,具有感性的色彩。我们在日常而平凡生活中的记忆大致如此。后者——也就是自觉的记忆,则是理性的,刻意的,是为了不被忘却。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中也都有这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