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题,约9520字。
北京市2019年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语文试卷
考
生
须
知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共19道小题。第1、2、3、4、6、7、8、10、11、14、15小题,必须用2B铅笔作答,其余小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兰亭集序》,完成1-5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群贤毕至 毕:全部
B.列坐其次 次:旁边
C.信可乐也 信:任凭
D.人之相与 与:交往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当其欣于所遇
B.亦足以畅叙幽情 足以极视听之娱
C.仰观宇宙之大 及其所之既倦
D.引以为流觞曲水 齐彭殇为妄作
3.下列句子括号中,补充的省略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映带(在兰亭的)左右
C.引(清缓溪流)以为流觞曲水
D.每览昔人(对生死)兴感之由
4.对下面两句话的意思,理解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A.①何况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②本来知道无论是生还是死其实都是不可信的。
B.①何况寿命长短是自然早就安排的,最后一切都会一同消失。
②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C.①何况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②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D.①何况寿命长短是自然早就安排的,最后一切都会一同消失。
②本来知道无论是生还是死其实都是不可信的。
5.用原文语句,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4分)
本文第一、二段描述了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这里的乐趣,既有“ ① , ② ”的同道相逢,饮酒赋诗、畅叙幽情的快乐;也有在幽雅环境和“ ③ , ④ ”的宜人气候中,领悟美好自然的快乐。
二、文学常识与背诵默写(13分)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不少诗篇脍炙人口。其中《氓》因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却被遗弃的劳动妇女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B.白居易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他的《旅夜书怀》描写了平野、星月的辽阔幽远之景,
抒写了诗人身世的辛酸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C.《包身工》是我国报告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作品,它讲述了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揭露并控诉了野蛮而残酷的包身工制度,有强烈的感染力。
D.契诃夫是俄国19世纪末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他在《装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