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4750字。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年级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年安昌老镇最著名饭店独有的糟(zāo)熘菜系,都是手工“吊糟”,需要十来天的功夫,慢慢制作,缓慢发酵(jiào)。这样做出来的卤水,那滋味是可想而知的。
  B.新城区人才管理中心能改变固有的旧工作模式,不把过时的老经验奉为圭臬(niè),大力推行线上人才综合评价系统的使用,给广大应(yīng)届毕业生提供了很好的就业平台。
  C.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表示:“我的故事,能跨越国境和障(zhànɡ)壁,打破各种壁垒,不能拘泥(ní)于形式,能否反映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是非常重要的。”
  D.《三国演义》的其中一回讲了一个典型的“韬晦(huì)”故事。暂时投奔(bēn)曹操的刘备,暗中参加了董承等人除掉曹操的计划,为了蒙弊曹操,刘备装出胸无大志的样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3题。
  【甲】“现在网上的知识分享平台鱼龙混杂,”一位网友说:“它们在‘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的同时,也在分享着有失真实的故事。”【乙】显然分享知识的网络业态正遭遇几近相同的困境:无孔不入的广告植入,让这些平台越来越像路边的电线杆;日益沉重的营利压力让收费发布成为不可言说的潜规则;内容生产的随意化,让知识分享和使用链条上的很多人大失所望。
  在众筹与共享并驾齐驱的时代浪潮中,平台的开放性与知识的真实性不应背道而行。知识的田野没有边界,生长其中的作物却需要甄别。【丙】每个人都应遵守规则和承担责任,用客观、理性的观念培育知识的植株,做一个独具慧眼、恪尽职守的劳作者。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龙混杂 B.几近
  C.营利 D.甄别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14个国家的驻华使领馆官员来到舟山,领略了“诗画浙江”的海岛风情:在“南海观音”,他们被东方佛教文化所吸引;在普济禅寺,又叹服于杰出的古代建筑工艺。
  B.“小候鸟驿站”活动以青年教师为主体,以服务暑假到杭州来和父母团聚的留守儿童为主要对象,通过教师志愿者对“小候鸟”们的专业化的陪伴,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
  C.由此可见,政府不仅希望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商人们能获得丰厚的回报,而且普通百姓也能发家致富,只有指向这一目标的政策才能得到普罗大众的支持。
  D.说到自尊,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人的自我尊重,这自然不错,可对自尊是在尊重别人中实现这一点却常常被忽视。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