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小题,约8310字。
2019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一、文言文(40分)
默写(15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2、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3、 ,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4、蜂蝶纷纷过墙去, (王驾《雨晴》)
5、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6—7题(4分)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这首词的作者是 代著名女词人 。
7、对《如梦令》一词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阅读下文(课内),完成第8—10题(9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下面对曹刿这个人物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有"远谋",其见解显然高于"肉食者",认为战争的胜利在于一鼓作气。
B、有爱国心与责任感。祖国被侵伐时,立即"请见",并主动要求参战。
C、对作战的条件有深刻的见解。把国君"忠"其事,取信于民作为取胜的先决条件。
D、有很高的说服他人的说话技巧。与乡人说话,简洁明快。与国君商讨问题,循循善诱。
9、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长勺之战,齐败鲁胜,鲁国为军事史册再添以弱胜强之经典战例。曹刿功不可没,且一战成名;庄公虽鄙,但不乏可取之处。庄公身上值得肯定的方面有哪些?(4分)
阅读下文(课外),完成第11—13题(12分)
宋薛长儒为汉、湖、滑三州通判,驻汉州。州兵数百叛,开营门,谋杀知州、兵马监押,烧营以为乱。有来告者,知州、监押皆不敢出。长儒挺身徒步,自坏垣入其营中,以福祸语乱卒日:“汝辈皆有父母妻子,何故作此?叛者立于左,胁从者立于右!”于是,不与谋者数百人立于右;独主谋者十三人突门而出,散于诸村野,寻捕获。时谓非长儒,则一城涂炭矣!此即攻心夺气之用也。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① 以 ② 语
12、下列对画线句子的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独自谋划叛乱的十三个人慌忙夺门而逃,分散躲在乡间,不久都被捉拿归案了。
B、只有为首谋反的十三个人慌忙夺门而出,分散躲在乡间,不久都被捉拿归案了。
C、只有主谋带着十三个人突围逃走,分散躲在乡间,都被找到捉拿归案了。
D、独自谋反的十三个人才突围出来,分散躲在乡间,都被找到捉拿归案了。
13、与“一城涂炭”相关的成语是 。
薛长儒平定叛乱的方法是
二、现代文(40分)
阅读下文(说明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资源短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可耕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 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