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20260字。
吉安县二中 吉水二中 新 干 二 中 永丰二中
2020 届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联考 语文试卷
C.“爱”被儒者视为一种“情”,并没有被标举为一个规范某种道理的范畴,而只在于润泽或滋 养那种与人的心性有关联的性理。
D.儒者由“亲亲仁也”所崇尚的那种仁者之“爱”,可勉强称为“自律”之“爱”,它是一种根 自人之心性中自然涌出的“爱”。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总分:150 分 命题人:廖丽丽、陈婉蓉 审题人:周汉红、罗雅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爱”是儒墨两家措意最深的话题之一,它把罕言乃至不言“爱”的道家、法家、名家、 阴阳家同儒家、墨家区别开来,也把言“爱”心曲不尽相合的儒墨两家区别开来。孔子由“仁”
说“爱”,“爱”只是“仁”心的发用之一;墨子以“兼爱”为其学说的主导取向。而“兼”以“爱”
之的底蕴却是由“交相利”之“利”来申说的。从墨子与孔子在“爱”上的这一微妙差异,大致 可窥见儒墨两种教化何以终究会各趋一途。
②随着平等意识的觉醒,清末民初以后的学人多以“兼爱”之所爱不分亲疏厚薄而赞许墨家,
并以此贬责主张“亲亲”而爱有差等的儒家。立足于平等对“兼爱”和“亲亲”做褒贬之判,这 在上个世纪的许多年中已被人们视为当然。但如此认同“兼爱”而厌弃“亲亲”,却在更大程度上
出于人们对平等和爱的关系的误解。平等属于权利范畴,它只在权利的意义上构成一种值得人们
肯定的价值;爱是一种情感,由衷的“爱”原是不能借着“平等”的尺度相强求的。单就爱的情 愫尚应向更广博处推扩而言,墨子的“兼爱”当然是值得称道的,而孔子在从“爱人”的一角度
上指点他所谓的“仁”时,却也未尝不曾教诲人们“泛爱众”。“泛爱”并不比“兼爱”爱得偏狭,
所不同的是儒家的“泛爱”毕竟连着“亲亲”的根蒂;这由“亲亲”之爱到“泛爱”之爱固然显 出爱的差等来。然而,却正是对爱的差等的认可表明了儒家比墨家更懂得作为一种情而不是作为
一种理的“爱”。
③《礼记礼运》把“爱”作为人“情”之一而由“情”说“爱”,意味着“爱”在先秦儒者 这里达到了怎样的自觉。对“情”的反省可使人悟出一种“理”,但“情”并不直接就是“理”。
墨子以“兼爱”立论,无论他出于怎样好的动机,事实上在他这样做时却是把“情”作为“理”
来推证或辩说了。“爱”在儒家学说中从不曾像墨家著述中那样被标举为一个规范某种道理的范畴。 “爱”既然终是被儒者视为一种“情”,而情的可贵又首先在于它必是出于自然而非强制,那么,
它在儒家这里便永远只在于润泽或滋养那种与人的心性有关联的性理,而决不至于被直接以理相
称。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孔子说的“爱”是“仁”心的发用之一,墨子说的“爱”的底蕴却是由“交相利”之“利” 来申说的,这种不同是儒墨两种教化各趋一途的重要原因。
B.墨子的“兼爱”是值得称道的,而孔子从“爱人”的角度提出了“泛爱”,在今天看来,“泛 爱”比“兼爱”爱得更为广博。
C.基督教的“爱”是被一个外在的权威要求的,它的教义甚至说信徒“要爱你的仇敌”,这种 要求与墨家相比显得有些决绝。
D.墨家学说给了一个有意志的“天”以“爱”的督责者的地位,其“兼爱”的训示有着被要求
的意味,可说是一种有着“他律”性质的“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兼爱”是有着平等意识的“爱”,但不能以此贬斥儒家之“爱”。因为作为一种情感, 由衷
的“爱”是不能借着“平等”的尺度相强求的。 B.先秦儒者对“爱”的认识达到了自觉的高度,可贵的是他们的“爱”出于自然,发自内心,
属于“情”的范畴而不是“理”的范畴。
C.儒家始终把“爱”作为人“情”之一,而墨子的“兼爱”事实上把“情”作为“理”。这是 两家学说的一个重要差别。
D.儒家的“自律”之“爱”,没有染涉利益,不会权衡得失,是一种超功利的爱,这“爱”本 身即有着一种独立的价值。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借给你的温暖
这天晚上,天下大雪,出奇的冷,养猪专业户王老汉蜷缩在家里的火盆前,他不敢出门。 忽然,狗叫。王老汉极不情愿地打开屋门,一股刺骨的寒风迎面刮来,他打了一个激灵。王
老汉哆哆嗦嗦地来到院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