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3道题,约10500个字。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试卷
  七年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
  (2)                          ,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3)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
  (4)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5)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论语•述而》)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中表达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和同情的诗句:“、。”
  (8)古诗文有许多表达远大抱负的名句,如曹操《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有小说《济南的冬天》等。
  B.《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与《孟子》《春秋》《中庸》合称为“四书”。
  C.寓言是用夸张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的文学体裁,如《蚊子和狮子》。
  D.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耳顺”“知天命”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日出日落,自古就不乏摇笔杆子的人抒写,但大海吞吐① (A.tǔ  B. tù)日月的壮观景象,断难用文字表达,只有身lín ② (A.邻B.临)其境才能甲(A.心领神会B.心旷神怡)。更何况,这里风细细,沙绵绵,没有切身的感受,哪能乙(A.领会B.领略)到它的微妙之处?若逢月夜,沙滩一片皓白,海上万点粼光,与明代秦邦锜所描绘的“月满琼波诸岛静,潮来银屋一帆开”,也极其相似。即使无月,静卧沙滩观赏满天星斗,任思接千古也是一种情调。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
  字,只填序号。(2分)
  ①处②处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
  甲乙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修改句: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5分)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情思委婉,清新流畅。
  B.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两相对立,悲怆沉痛,笼罩全篇。
  C.“共剪西窗烛”中的“共”字极写亲昵之情态,这句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
  D.后两句中,诗人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为虚写,反衬了诗人今夜的孤寂。
  5.“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涨”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