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题,约10960字。

  秘密★启用前
  2018年重庆一中高2019级高三上期12月月考
  语 文 试 题 卷
  本试卷共 26 题,共 150 分,共 10 页。
  注意事项:
  1.答题时,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 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说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艺术趣味的特点可以说处在一个悖论中。一方面,艺术趣味作为人们艺术接受活动中的心理定向,是主现的、自由的,因而是无可争辩的,但另一方面,艺术趣味有高级和低级之分,趣味是可以争辩的。饶有意思的是艺术趣味的功能也是一个悖论。艺术趣味的功能就是它具有定向的选择性, 这种选择性一方面表现为封闭的、保守的,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开放的、转移的。
  作为心理定向的艺术趣味是在长期的、无数次的艺术感知和艺术体验中逐渐积淀而形成的,因 此艺术趣味一旦形成,无论是选择欣赏对象的范围,还是选择欣赏的方式、欣赏的习惯等,都固定 下来,呈现出某种封闭状态,这就是艺术趣味选择功能的保守性。这种保守性具体表现为趣味的偏 狭性,只能欣赏自己偏爱的某一类、某一种形式的艺术品,而排斥其他类型、其他形式的艺术品。 艺术趣味选择的偏狭性,还表现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的不同理解,如对《诗经》的欣赏,孔子把自 己的伦理情感强加上去,归结为“思无邪”。实际上,《诗经》的思想感情很丰富,绝不是“思无 邪”三个字概括得了的。这是由思想感情的单一所造成的欣赏的偏狭性。性格的不同也可能造成艺 术趣味选择的偏狭性。合乎自己性格爱好的便赞叹诵读,而不合自己性格爱好的就加以抛弃。
  艺术趣味选择功能的保守性、偏狭性如果发展到极端,就会使审美判断片面化,在保守性和偏 狭性的支配下,劣质的作品因符合他的趣味而被任意抬高,优秀的作品因不符合他的趣味而被随意 贬低,这种倩况有时甚至发生在一些大艺术家身上。艺术趣味选择功能的保守性、偏狭性还可能导 致对艺术创新的反对。
  但是,艺术趣味选择功能又具有开放性和可转移性的另一面。艺术趣味达到较高水平的人,必 定是有足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的人。具有好的艺术趣味的人虽然在开始时往往只对合乎他的艺 木趣味的艺术作品感兴趣。但由于他的艺术欣赏能力比较强,感悟力特别出众,所以当他把自己的
  欣赏对象扩大一番时,就有可能对其他的作品也逐渐产生兴趣,从而使自己的趣味具有开放性和可
  转移性。例如一位本来只对格律诗有浓厚兴味的欣赏者,当他把欣赏的视线转移到自由诗上时,由 于他的艺术趣味所养成的对诗的感悟能力,他有可能通过一段时间的对自由诗的审美实践,而产生 对自由诗的审美趣味。可以这样说,艺术趣味从本质上说是对于生命的彻悟,而生命时时刻刻都在 进展,彻悟也总是越来越多,因此趣味也就可能时时刻刻在变化。一个读者重要的是自己的彻悟能 力,只要有了对文学艺术的彻悟能力,那么你的艺术趣味的选择功能不但不会使你变得偏狭,而且 会帮助你走向开阔。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艺术趣味的选择功能,又具有开放性、可转移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现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选自童庆炳《艺术趣味与社会心理》,有删改)
  A.艺术趣味选择的保守性体现为艺术欣赏对象、方式、习惯的固定,还表现在对作品思想感情的 理解上。
  B.艺术趣味选择的保守性、偏狭性会妨碍对艺术作品做出公正准确的评价,大艺术家也常犯这样 的错误。
  C.越是艺术趣味水平高的人,越能拓宽中级艺术欣赏的对象,从而使中级的趣味更有开放性和可 转移性。
  D.总的来说,艺术趣味选择功能的保守、偏狭是有害的,而艺术趣味选择功能的开放、可转移是 有益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趣味的特点和艺术趣味的功能都处在悖论中,本文主要论述了艺术趣味功能的悖论性。 B.文章介绍了艺术趣味的形成和其选择功能保守性、偏狭性的形成、表现及发展到极端时的危害。 C.文章以孔子对《诗经》的理解为例,说明了艺术趣味选择功能偏狭性的一种表现,很有典型性。 D.第四自然段先论述了艺术趣味选择功能幵放性和可转移性形成的原因,然后说明了其功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趣味是在长期的艺术感知和体验中逐渐形成的,故其选择的保守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可 避免的。
  B.苏轼不仅擅长作词,还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这与艺术趣味的选择功能具有开放性和可转移 性相关。
  C.正是由于艺术趣味具有主观性,自由性的特点,所以才形成了艺术趣味选择功能的保守性和偏 狭性。
  D.艺术趣味本质上是对生命的彻悟,所以随着—个人生命的不断进展,他的艺术趣味也会不断变化。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秋的感怀① 孟超
  据说桂林是没有秋的,因为秋老虎过了之后,便就快到冬天了;可是事实也不尽然,在八九月 间,一阵热雨之后,到了晚上,也总有一些和与夏天不同的凉意。
  走到树底下,也照样的飘下了一两片树叶,虽然用不到猛然的一惊,但秋的感念多少是存在的。 除此,街头上、庭院里,我也找不出秋的征象了,这大约是那些人认为是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