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6060字。
徐州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每一年,我们都看见成千上万的儿童走进学校,开始学写字母,拼读音节。我们总发现多数儿童很快就把会阅读当成自然而 的事,只有少数儿童才 、十年又十年地对学校给予自己的这把金钥匙感到惊讶和 ,并不断加以使用。
A. 无足轻重 物换星移 迷恋 B. 举足轻重 年复一年 痴迷
C. 无足轻重 年复一年 痴迷 D. 举足轻重 物换星移 迷恋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的能力。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无足轻重:意思是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举足轻重:只要脚稍微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根据语境是多数儿童不重视阅读,所以此处用“无足轻重”;物换星移:指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比喻时间的变化。年复一年:一年又一年。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第二处是指长时间的坚持,所以用“年复一年”较为恰当;迷恋: 过分喜爱,难以舍弃。痴迷:是指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而不能自拔。选文出自赫尔曼黑塞《获得教养的途径》。此处是指醉心于阅读,所以用“痴迷”较为合适。故答案选C。
【点睛】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成语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度区分,成语注意从望文生义、对象错配、褒贬误用、语法搭配、似是而非的角度分析,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
2.下列诗句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一项是
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C.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D.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赏析修辞手法的能力。考纲规定的常用的修辞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借代和反复,有人也把对比列入到修辞的行列,注意明确修辞的特征,然后具体的区分,选项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意思是月亮已落下,乌鸦不停啼叫,秋霜满天,江边枫树映衬着船上渔火点点,只剩我独自对愁而眠。没有使用拟人的手法。故答案选A。
3.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由孔子、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B. 赫尔曼•黑塞,生于德国,后人瑞士籍,获得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等。
C. 曹文轩,中国现代作家、学者。作品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等。
D. 郁达夫,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沉沦》《屐痕处处》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常识的识记的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总之,文学文化常识类试题,考生要在平时的时候多识记多积累,典型的作家作品、文体知识、题裁特点都是考生要积累的方向。选项A,“《论语》由孔子、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理解有误。《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故答案选A。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迩:近 闻名遐迩 迩:远
B. 假舆马者 假:凭借 ,利用 狐假虎威 假:凭借利用
C.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篑:土筐 功亏一篑 箦:土筐
D. 缘染溪,斫榛莽 缘:沿着 缘木求鱼 缘 :沿着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