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23730字。

  山西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书法当代标准的“质”和“量”
  刘宗超
  书法当代标准的构建,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方面是对“书法”本身要有一个根本的判断标准,“量”的方面就是要建立起区分书法作品高下的标准。
  “质”的标准解决什么是“书法”什么不是“书法”的问题。书法之所以为书法,具有超越时代、超越地域的本质规定性,这个“质”的标准使书法的传统相沿不断。“书法”是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形式。它有三个根本因素:写的必须是具有实用因素的“汉字”,创作的行为必须是“写”而不是“画”,用的工具是毛笔。用这个标准衡量,当代的众多创变现象已经走出了“书法”的边界。他们对当代书法的价值只是提供了一种创变的思路或理念,作品本身不是书法。再以“质”的标准衡量传统“摹刻”形式(如碑帖、碑刻、木板写刻),因其目的在于保存、再现书法形象,它们本身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书法作品了;古代的瓦当文、花鸟字、碑额上的装饰性字体,具有设计制作的特点,今天看来只是“文字艺术”而不是书法;篆刻是在书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立艺术样式,已经不是书法了。
  书法标准“量”的方面是说,并不是所有用毛笔书写的汉字作品都是“艺术”,只有在技巧、风格、境界上达到一定层次的作品才能称之为“书法艺术”。也就是说,有作为艺术的“书法”,也有不是艺术只是停留在“写字”层次的“书法”。只有在形式上排除那些“任笔为体,聚墨成形”的爱好者,书法的艺术性、严肃性才能得到保证。以这一观点衡量当今书法家,不知多少人将会被排除出书法界。
  书法“量”的标准具体体现在笔法、结字法、章法等形式的丰富性方面。笔法丰富性的程度决定着书法艺术性的高下,至于虚与实、擒与纵、动与静、刚与柔、枯与润、曲与直断与连、正与奇、巧与拙等对立因素的统一则是对笔法丰富性、节奏感的具体规定。在结字法上,有篆、隶、真、草、行五种书体的规定:在章法上,有计白当黑、虚实相生、开合聚散、各随其体的布置方法。总之,传统书论所体现出的书法的这些标准都是“量”化的具体标准,作品体现以上因素越多,艺术形式便越丰富,艺术含量也就越高。
  书法“量”的标准有时代特色,有传统与当代之别,它应该包括传统部分和创新部分两个方面。书法创作要有新意和价值,就要在古代标准之上创造出与之不同的东西,能在传统的基础上出新。那么,当代标准究竟“新”在何处?我认为就是作品形式要有“现代感”,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突破传统“字”的观念,以整体形式构成的观念改造传统的形式。传统书法写“字”的观念太重,形式感、作品感不足。而当代书法要想成为专门的艺术创作,就要体现出形式感、作品感,以创造独特形象、抒发真“我”感情为追求。
  (摘编自《美术观察》,有删改)
  1. 下列各项从书法当代标准的“质”的方面衡量,属于书法的一项是
  A. 某人“中国梦”献礼作品
  B.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碑局部
  C. 某人参加社区文化活动作品
  D. 米蒂《蜀素帖》局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直接明确书法当代标准“质”与“量”的内涵。
  B. 文章从“什么是书法什么是书法艺术”两个方面论述书法当代标准。
  C. 文章结尾照应开头进行总括,重申书法当代标准,阐明了作者的主张。
  D. 文章谈论书法标准时紧扣当代书坛现象,高屋建瓴,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书法”是用毛笔书写汉字,但并不是所有用毛笔写出的汉字都是书法艺术。
  B. 书法艺术讲究技巧、风格、境界,因此应排除“任笔为体,聚墨成形”的爱好者。
  C. 书法“量”的标准应包括传统和创新两方面,其“新”体现在作品形式要有“现代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家园
  杨尚清
  童年的父亲,家园是一个叫作壕沟的山村,跟所有黄土高原的山村一样,沟壑纵横,如同老农额上深深的皱纹。半大小子,光着脚丫子,爬山上山顶,与牛羊为伴。夏夜,与满天繁星共眠,冬夜,与兄弟姊妹挤在土炕上。砍柴、担水、抓粪、锄草……身只有饥饿与寒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