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530字。

  写作专题
  整理人:lydiyi
  烟台期末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8年9月24日下午,在南京地铁三号线列车上,一中年男子给一位老人让座后,要求坐在邻座的小伙子再给自己让座。遭到拒绝后,中年男子借口小伙子“脚尖对着自己”“不懂礼貌”,一脚踹在小伙子的腹部。最终,在其他乘客的劝说下,中年男子当场向被踹小伙子口头道歉。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德州期末
  四、写作(60分)
  10.(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丘吉尔有句名言:“我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位莎士比亚。”近代著名翻译家、教育家严复在《读经当积极提倡》一文里说:“无人格谓之非人,无国性谓之非中国人也,故曰经书不可不读也。”民国八年,曹云祥任清华校长,他在《清华学校之过去、现在及将来》一文里说:“夫国家精神,寄于一国之哲学、文词、艺术。”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析】这道题目非常有指导意义。材料通过两个人论及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突出文脉的价值。丘吉尔这一句话实际上强调的是莎士比亚对于英国文化的重要价值,莎士比亚是一位著作家,印度则是非常广沃的土地,丘吉尔的一句名言说明的是,文化是命脉,是民族根系。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和著名翻译家严复,他们的观点十分明确,经典的东西是民族的,是整个人民应该去吸收其价值内涵的东西,特别是哲学、文词、艺术对于传播文化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考生可基于此,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立意。
  参考立意:
  1、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2、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系;
  3、文脉不可断,精神要长存。
  【解答】
  以文化人
  “碧艾香满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长眠于大地的诗人啊,你是否也预料到现今端午的荒凉呢?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卧独醒。”的屈原,已不再是那样光耀后世,他的清高不愿与世皆浊的精神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湮没了,不少人开始不断追求物质的享受,生活的刺激,在灯红酒绿中浪费青春,在纸醉金迷中虚度年华,又有多少人解《离骚》之苦,又有多少人会屈原之意?端午节的背后成了是人们玩乐的假期,其真正意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