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520字。
[真题回顾]
例1.(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战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
[审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要关注语境、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问题。与以往四选一的考查方式不同,题中给出6个句子,要求选出3个使用正确的词语,容量有了变化,难度稍大,可以采用排除法。①“举重若轻”举起重东西就像举轻物那样容易,比喻能轻松愉快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事务。“展示……历史”并不是繁重的工作、困难的事务,成语使用不正确。②“光怪陆离”形容形态奇怪,色彩繁杂,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可以用来修饰“社会生活画卷”。③“改换门庭”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投靠新的主人或势力,以图维持、发展。从句子意思来看,只是改换工作方向,成语使用不正确。④“并行不悖”指同时进行,互不抵触。从句意来看,是说《封神演义》比得上《聊斋志异》,成语使用不正确。⑤“空谷足音”在空荡的山谷里听到了人的脚步声,比喻极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等。句中用来形容“他的教导”,使用正确。⑥“奉为圭臬”把某些事物、言论信奉为依据的准则和法度。符合句意。
[答案]C
例2.(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①不要依赖译文。②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③肯动脑筋,④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⑤,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看译文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⑥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这 如果 而且 那么 也
B 最好 当然 一旦 / 而且 就
C 一定 也 如果 并且 因此 /
D 尽量 / 因为 进而 所以 仍
[审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考查虚词的使用,这个题目属于近几年来新课标卷都没有涉及过的考点。可能是绝大多数考生复习的盲点,大概会令人错愕。解答这类题目,要分析句间的关系和前后关联词的搭配。本题第二处是针对前一处而言的,故使用指示代词“这”。第三处是表示假设,第四处和第三处构成递进关系,第五处与第三处的“如果”搭配使用的关联词是“那么”。依据这样的方式分析即可。作答本题时,一是注意分析句间的关系;二是注意前后的搭配。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