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070字。
关注环境 理清情节 赏析人物把握主题
——高考二轮复习小说阅读策略
【考点诠释】
高考大纲将对小说阅读能力的考查包含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要求“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考情分析】
纵观近几年各地高考试卷对于文学来文本阅读的考查,就全国新课标卷来看,所选材料的体裁、题材和内容有“四多”:小说比散文多、国内比国外多、当代比现代多、关注平民的比关注杰出人物的多。2018年全国课标三套试卷对文学类阅读的考查选用的文本都是小说,而且其中还第一次在高考试卷中选用了一篇科幻小说。设计的题目都是3道,分值15分。其中,一到四选一客观题,占3分,提问方式为“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两道主观简答题,分别考查对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的赏析能力。
具体地说,高考中关于小说阅读考查的命题,大多指向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提问方式主要有: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这一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什么作用;指出小说对某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并说明好处或者作用;简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文本中的环境描写对人物或表达主题的作用;说说作品在材料安排有何特点并分析其好处;某句(段)话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联系全文,指出某某物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从语言运用角度,鉴赏文中画线句子;文中人物语言有哪些特点,请分别举例说明;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或作品的主题;释小说社会意义;等等。
【阅读技巧】
阅读小说文本,首先要从整体上梳理、概括情节及分析情节结构特点。
(一)情节的结构要素:(1)线索。它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双线一般分明线、暗线两种。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叫明线。小说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叫暗线。暗线能够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
(2)情节的安排技巧。情节安排的基本技巧有照应、伏笔、过渡、铺垫、点题等;常用技巧有悬念法、抑扬法、照应法、伏笔法、对比法、衬托法、铺垫法等。
悬念,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通俗地说,它是指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