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题,约18460字。
2018年北京市东城高三语文考前热身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C919大型客机、“鲲龙”AG600水陆两栖飞机成功首飞,时速超过350公里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实现商业运营,“蓝鲸一号”钻探平台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回顾2017年,中国制造的高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让国内外不少人直呼“厉害了,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2025”实施以来,一批重大标志性的项目和工程陆续落地,我国制造强国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大飞机、集成电路、新材料、飞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欣喜于中国制造取得可喜成就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中国制造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提高了2倍,价格下降了70%;纯电动汽车主流车型续航里程可达300公里以上,与国际水平相当。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抢占先机的重要机遇。同时专家也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品存在的安全隐患、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还没有彻底扭转、取得突破。这也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目前,“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有三个格局没有改变:一是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二是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整体上仍处于中低端的格局没有改变;三是前堵后追、两面夹击的外部竞争环境格局没有根本改变。
如今,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无人机等新产品层出不穷,且研究不断深入。今后工信部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手段,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特别是与制造业相融合。要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机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重点突破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等产业发展的基础环节。中国制造,正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转变。
试想2025年,中国制造会是什么“模样”?日前,《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2017年版)在京发布。专家表示到2025年,我国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三大产业将整体步入世界领先行列,成为世界第一,而且创新模式将由跟随到并行,进而跨入引领;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航天装备、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农业装备等,将整体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处于世界第二、第三位置,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民用航空装备这两个产业与世界强国仍有一定的差距;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高性能医疗器域两个产业的发展前景存在较大变数,如能采取有效、正确的路径和政策,有望进入或接近世界先进行列。
(取材于《光明日报》相关文章)
1. 下列关于“中国制造”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年不断涌现的中国制造高端创新成果令人振奋
B. 无人驾驶汽车将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
C. 中国制造前堵后追的外部竞争环境根本没有转变
D. 实体经济与制造业的融合是中国制造的发展趋势
2. 下列关于2025年中国重点领域技技术创新前景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农业装备产业相比世界强国仍有不小差距
B. 民用航空装备产业有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C.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将步入世界领先行列
D. 高性能医行器械产业引领世界创新发展
【答案】1. A 2. C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B项,结合文本内容“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抢占先机的重要机遇”分析,忽视限制性成分“有望成为”。C项,结合文本内容“‘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绩……是前堵后追、两面夹击的外部竞争环境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分析可知,篡改文意。D项,结合文本内容“今后工信部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手段,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特别是与制造业相融合”分析可知,于文无据。
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理解。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结合文本内容“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航天装备、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农业装备等,将整体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处于世界第二、第三位置”分析可知,“仍有不小差距”分析不当。B项,结合文本内容“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民用航空装备这两个产业与世界强国仍有一定的差距”分析可知,“有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分析错误。D项,结合文本内容“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高性能医疗器域两个产业的发展前景存在较大变数,如能采取有效、正确的路径和政策,有望进入或接近世界先进行列”分析,“引领世界创新发展”分析错误。
材料二
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的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这些超级工程成为了时代标志性符号。它们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勤劳与创造,也见证着中国的复兴崛起之路。
盾构机是开凿隧道的必要设备,也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高端装备。4年5月,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将首次走出国门,出口孟加拉国,成为中国一张新的“国家名片”。由此人们不禁想起了“天和号”——中国首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