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90字。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整理人:lydiyi
清远期末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14~15题。
秋兴八首①(其七)
杜甫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②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③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注】①秋兴八首:大历元年(766年),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所作,共8首。②织女:指昆明池中的织女石。③菰米:多年生水草草本植物,又叫茭白,呈黑褐色,可食用。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中的“汉时功”“武帝旌旗”,描绘汉武帝时代国力昌盛、景物壮丽和物产丰饶的景象,洋溢着欢快的抒情色彩。
B.颈联中,菰米漂浮如黑云一片,池中粉荷纷纷凋落。该联借助菰米、莲蓬无人采摘这一细节,点染出清秋的冷落凄凉。
C.尾联中“鸟道”一句,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路陡峭唯有飞鸟可行,借关山阻隔之痛,反映诗人政治上的坎坷艰难。
D.诗人驻足夔州,心念长安,将唐朝的“昔盛”与“今衰”结合,将诗人的暮年漂泊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契合,意境苍凉,感情真切。
15.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富有韵味?请指出来并加以赏析。(6分)
14.【答案】A(3分)
【解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A项中“汉时功”“武帝族旗“不是写汉武帝时期,而是借指唐朝曾经国力昌盛、景物壮丽和物产丰饶的景象。
15.【答案】
“虚”和“动”。①“虚”有“空对”之意,(写“虚对”或“搁置”等意都对)(1分)写出了昆明池中的织女(或“织机、织物”)空对夜月、辜负清秋月色的情景。(1分)
②“动”即“抖动”之意,(写“摆动”“晃动”“波动”等意都对)(1分)生动传神地描绘了石鲸的鳞片似乎在秋风中兀自抖动的画面,让静的事物有了动态感。(1分)
③两个字一静一动(或以动写静),描绘出昆明池的清幽凄冷的环境气氛,烘托出诗人凄凉寂寞的心情,也暗指唐王朝国运衰颓的现实。(2分),共6分。
(学生写出两字,但没分析不给分)
【解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古诗词阅读的考查涉及鉴赏形象、语言、技巧、感情四个基本点,其中思想内容是核心,而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技巧是诗歌的外在形式、是鉴赏诗歌切入的目标和对象。所以这类题,应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去作答。前面所说的情景交融,是指情景一致,有力地揭示诗人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此外,杜甫善于运用壮丽、华美的字和词表现深沉的忧伤。《秋兴八首》里,把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