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040字。

  七上语古诗鉴赏
  (一)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整首诗是由哪一个字来统领全篇的? 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答:“观”是全诗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苍凉慷慨,悲壮激昂。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
  答:主要交代观海地点、方位。
  3、诗中描写实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诗中抒写想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从本诗所写之景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
  5、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能说出这景象吗?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
  答:“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全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6、试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作简要赏析。
  答: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7、你能说出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答:“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8、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9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写景时,先写岛上的树木百草,次写海面上的秋风洪波,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
  10、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
  答:思想内容:写出大海的广阔浩大,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或虚实结合或想象夸张
  11、诗中划线句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有何用意?
  答:描绘了大海宏伟的气势,或辽阔无边,或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1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写作特色。(写出两点即可)
  答:①情景交融:借大海的宏伟广阔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②虚实结合:写景为实,想象为虚。③动静结合:水的动,岛的静;树木百草的静,秋风洪波的动。④运用夸张和对偶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
  1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