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文——是现代散文的一种,它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可以议论,也可以叙事。<br>
特点——缘事而发,以小见大,具有文艺性。<br>
二)介绍文章写作的背景及作者的情况:<br>
(1)文章最初发表于1961年3月4日《中国青年报》。当时,我国正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又遭遇前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的人祸。作者以满腔热忱,写下了好多篇关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杂文,发表在当时的报刊杂志上。<br>
(2)作者吴晗 (1909-1969)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杂文作家。生前曾担任北京市副市长等职务。“文革”中被林彪、“四人帮”诬陷为“三家村”反党集团而迫害致死,终年六十岁。 他的夫人也受到株连,于同年被迫害致死。十年之后,直到1979年他们的冤案才得以平反昭雪。(三家村是指:邓拓、廖沫沙、吴晗)晗——天将明。<br>
三)朗读课文<br>
四)分析课文<br>
(1)文中提到的人物有几位?你是否了解他们?(同学自己回答后老师补充)<br>
孟子、文天祥、闻一多。<br>
孟子:名孟珂,山东邹县人,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学生,他继承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家学派仅次于孔子的代表人物。 <br>
文天祥:(1236-1282)是南宋爱国诗人。<br>
闻一多:(1899-1946)“五四”时期的爱国诗人。抗战后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7月15日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作品有《红烛》、《死水》。 <br>
(2)全文共有十个自然段,每一段主要内容及练习 <br>
第一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虽然只有一句话但考点很多。<br>
1)去掉“我们”二字,句子的感情有什么不同?(表达了作者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br>
2)“是……的”有什么表达作用?(在语气起到了强调的作用)<br>
3)这句话的句式是什么?(判断句)<br>
第二段:解释什么是骨气。作者引用孟子的话。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准确地说明了有骨气的人的具体表现。<br>
1) 引用孟子的话是引用什么?<br>
(孟子是战国时代的人,历史久远,可以说是引用典故)<br>
2)孟子的三句话从句式上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属于什么短语?<br>
(排比,主谓短语)<br>
3)解释加点字:富贵——金钱、地位。 淫——yin迷惑,诱使腐化堕落。<br>
贫贱——贫穷、地位低下。 移——改变、变动。<br>
屈——qu使屈服。 大丈夫——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br>
禄——俸禄。旧时称官吏的薪水。 绿 lu 概gai 慨 kai<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