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道小题,约19790字。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古代海洋小说的产生和发展,从时间的向度来看,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内容和品质的纬度来看,却并不是呈现为鲜明的向前发展和进步性,而是出现经常性回复或几种形态并存的倾向。
中国海洋小说最初是以对“海洋之神”的想象和描述的形式出现的。庄子的《秋水》就描述了一个“北海若”的海神形象。在被誉为“中国海洋小说之祖”的《山海经》中,海神形成了一个群体,成为各个海域的统治神。这是先民对海洋充满敬畏的体现,先民觉得海洋神圣、怪异、神秘,绝非人类所能接近。于是,海洋就成了神话的一部分。神话叙事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学叙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模式,其形态美学则是变异、想象和一定程度纪实的融合,因此艺术风格瑰丽,奇幻。
船的出现改变了古人对海洋的认识,从而也改变了他们的海洋思维。人类坐着船进入海洋,从事海上贸易、海洋探险和海上劳动,撩起了大海神秘的面纱,使大海还原了它本来的面目,对海洋的敬畏之感骤然下降。反映在海洋文学叙事上,那就是奇幻和瑰丽的想象性虚拟构建逐渐被实际内容取代,整个叙事思维大势从空中落到了大地。于是神话叙事的精髓一部分演化为《搜神记》《博物志》等笔记体叙事,而大部分则随着海洋神秘感的消失而渐渐消散。
海洋小说从神话叙事发展到笔记体叙事,反映出古人对海洋认识的深化,同时也表露出他们海洋思维的模糊和矛盾。因为这些对海洋的笔记性叙写,虽然已经淡化了神话色彩,却仍然是以“变异海洋”而不是“真实海洋”为特征。可是随着驾船技术的娴熟化,尤其是到了明朝,人类终于较大规模地进入海洋,郑和七下西洋的海洋实践活动,完全打破了原先由《山海经》等神话叙事书写的海洋世界格局,海洋的神秘和神圣最终被彻底地消解了,代之而起的是人类有了像在陆地上一样的主人的感觉。因此这个时候的海洋小说里,对海洋和岛人的占有、欺凌之类的题材大幅度增加了。
海洋就这样随着海洋活动日趋世俗化,成了现实空间的一部分,再也没有任何奇异可言。可是这个时候以及以后的海洋小说,却并不是完全都变成了现实主义的。综观这个时候的海洋小说作品,除了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叙事继续着“笔记海洋”的文学品质外,还继承了《山海经》的“海洋想象”和“海洋圣洁”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为“海洋神圣一海洋宗教”的神道叙事,这就是中国海洋小说特有的神、魔和海洋相结合的神魔小说。明清时期神魔小说的繁荣反映出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从科学理解又回到了文学体会,海洋又重新变成了一个想象世界和象征对象,人们对海洋的理解进入了文学象征的层次。《西游记》是这方面伟大的代表。
(摘编自倪浓水《中国古代海洋小说的发展轨迹及其审美特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代海洋小说有漫长的历史,但其发展轨迹在时间上却不呈现直线发展特征。
B. 中国海洋小说最初的形式是神话叙事,风格瑰丽奇幻,体现了先民对海洋的敬畏。
C. 海洋小说笔记体叙事虽然以实际内容为主,但仍然没有完全摆脱神话叙事的影响。
D. 神道叙事继承神话叙事传统,是在人们对海洋有了科学理解的基础上的文学回归。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按照中国古代海洋小说自身发展的轨迹,层层推进,条分缕析,论证思路清晰。
B. 文章以人们海洋意识的变化为事实基础,阐述了中国海洋小说三种叙事模式的产生。
C. 文章援引郑和下西洋的事例,为笔记体叙事淡化了神话色彩的观点提供了事实支持。
D. 例举《山海经》《搜神记》《西游记》等小说,有助于阐明海洋小说不同时期的特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山海经》被誉为“中国海洋小说之祖”是因为书中有对海洋之神的想象和描述。
B. 如果没有船的出现,中国海洋小说将不会获得发展,叙事将保持想象性虚拟构建。
C. 对海洋和岛人的占有题材在海洋小说中剧增说明人们对海洋不再感到神秘和神圣。
D. 神魔小说中作为想象世界和象征对象的海洋,不再体现人们对海洋世俗化的认识。
【答案】1. A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A项,“但其发展轨迹在时间上却不呈现直线发展特征”不正确,原文说的是“从内容和品质的纬度来看,却并不是呈现为鲜明的向前发展和进步性,而是出现经常性回复或几种形态并存的倾向”。故选A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要在整体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具体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认真比照,考查其表述正确与否。C项,“为笔记体叙事淡化了神话色彩的观点提供了事实支持”不正确。文中说“郑和七下西洋的海洋实践活动,完全打破了原先由《山海经》等神话叙事书写的海洋世界格局”,是为了证明人类较大规模地进入海洋,海洋的神秘和神圣最终被彻底地消解了。故选C项。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为可能说成绝对,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A项,强加因果,“是因为书中有对海洋之神的想象和描述”不正确。文中并没有分析《山海经》被誉为“中国海洋小说之祖”的原因,只说了《山海经》中“海神成了一个群体”,体现了先民对海洋的敬畏。B项,推断不正确。由原文来看,船的出现是中国海洋小说发展的一个契机,但并不能由此得出“”没有船的出现,中国海洋小说就不会发展”的结论,也不能推出“叙事将保持想象性虚拟构建”的结论。D项,无中生有,“不再体现人们对海洋世俗化的认识”文中没有依据。故选C项。
【点睛】第2题解答时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面的碗
王若冰
坐在餐桌前,面前又是已经盛满米饭的碗。碗面上是一只腾飞的金凤凰,碗的边缘是一圈金色,与凤凰交相辉映。骨瓷,薄,剔透,泛着凝白的光芒。小路看了好一会儿,她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精致的碗。
老人将一块牛肉放到小路的碗里,“你尝尝,这是我小火三个小时炖出来的。”
老人的话听起来漫不经心,似解释,又似自言自语。
小路的眼睛湿润了。她想起已经过世的母亲。
小路与老人相识于偶然。那天,她到这座楼里看房子,因租金太高而放弃。高楼之外的天空,秋阳飘洒在窗外,落叶纷纷扬扬地在距离有限的楼宇间飘荡。小路想起家与父母,想到在都市里打拼的艰辛,不由落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