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80个字。
皇台九年制学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稿
时间:2019年月日总第1 课时备课组:七年级语文组
课题 《邓稼先》(第1课时) 授课年级 七年级 周次 第一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并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通过自学完成课文各部分的划分及概括大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预习课文,先掌握生字生词,之后用先学后教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 1.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并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频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复习提问或引入: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他们中有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他们的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今天我们学习《邓稼先》一文。
出示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并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通过自学完成课文各部分的划分及概括大意。
自学指导:
目标导学一:相关背景及文体介绍
1.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