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200字。

  精研细做高考真题,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2018年高考文言文研读训练(三)
  一、阅读指导
  高考文本 随文解读
  (2018•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2)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3)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4)琦是其对。(5)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知遂州。(6)泸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7)民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公庵”。(8)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9)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怪!”(10)但使密偿之。(11)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12)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13)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14)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15)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16)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17)由是一切以宽处之。(18)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19)遂为匠擒。(20)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21)以不应为杖之,足矣。”(22)曰:“何以戒后人?”(23)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24)徽宗从之。(25)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26)诜怒。(27)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28)崇宁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29)卒,年七十六。   
  (节选自《宋史•范纯礼传》) 选文出自《宋史•范纯礼传》,共600字,本文属于历史传记类文本。主要写范纯礼的仕途历程和杰出表现,文字浅显易懂,有较强的故事性,保持了全国卷一直以来的选材特点,适合对高中毕业生的考查。理解其文意一般要走好以下四步:
  ►第1步:关注开头,初识主人公形象。
  (1)句:交代姓名、字和担任的官职。
  ►第2步:抓时间、地点、官职和事件,把握主人公经历。
  (2)—(4)纯礼在永安县令,敢于抗言,管官员分配劳赋不当,他有理有据地提出异议,认为永安县负责陵寝日常维护,不应与各县均等,得到陵使韩琦认同。
  (5)—(7)纯礼凭着比部员外郎的身份出任遂州知府爱惜百姓,不受苛捐杂税,受到百姓爱戴。
  (8)—(10)草场失火,看守惊恐坐以待毙,范纯礼认为罪不至死而采用赔偿的惩处。
  (11)-(12)库吏因盗丝将被处死,范纯礼认为罪不至死而采用赔偿的惩处。
  (13)-(24)范纯礼担任开封知府时,有村民被误告谋逆,他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认为应判杖刑,并以彰显皇上刑罚不滥为由,征得皇上认可。
  (25)-(27)范纯礼的正直让曾布畏惧,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王诜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致使纯礼蒙冤,最终遭到降职。
  (28)-(29)崇宁五年范纯礼去世
  第3步:关注作者的议论抒情句,把握人物品行。
  第(7)句,借遂州百姓在家中供奉范纯礼的画像,侧面表明范纯礼在当地百姓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第(25)句,借曾布的挑拨从反面烘托范纯礼的沉毅刚正的性格特点。
  ►第4步:巧借内容概括分析题,扫清阅读障碍。
  二、[真题演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B.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C.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