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000个字。

  修改病句专题讲座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之一,因而,无论是纵观近几年中考,还是通览各地区中考试卷,修改病句已成为必考考点,难度也不见一般。对考生来说,一方面要能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考纲要求】
  1、正确理解和运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
  2、纠正句子的常见毛病。
  【命题新动向】
  1、题量为1个小题;
  2、以选择题出现的病句辨析与修改题;
  3、主要考查常用的搭配不当、成分多余或残缺、语序不当、否定不当等语病。
  要想懂得命题的特点,就要在平时培养良好的语感,学会辨别和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多做练习,多归类归因,掌握典型例句,举一反三,达到熟练的程度。
  一、判断病句的方法
  要判断语句是否有毛病,需要掌握以下几种常见的判断方法:
  1、找出主干。对于较复杂的长句,提取句子主干,即把句子主语的中心语、谓语的中心语或宾语的中心语抽取出来,简化成短句,从而辨析句子是否缺少应有的成分,搭配是否恰当,句子结构是否混乱。
  句子成分简表
  名称 说明 符号 举例
  主语 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我们是一列树。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
  谓语 谓语是对句子的主语作陈述的成分,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
  我们家的台阶低!
  妈妈突然问我。
  宾语 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工具等。      敌人监视着苇塘。
  我们家盖了新房子。
  妹妹正在上小学。
  例: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缺宾语,在“肯吃苦”后加上“的决心”。)
  2、理清枝叶。如果主干没有错误,就应该检查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成分能否正确而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
  3、体会语意。看看意思的表达是否合理,语序是否正确,句式是否杂糅,句子是否有岐义,前后是否矛盾。
  句式杂糅,又称为结构混乱。即把几种结构或几个意思硬凑在一个句子里,使句子结构混乱表意不明。(表达时因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造成将两种句式放在一起说,半截转向的现象,就是句式杂糅。)
  例如: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后半截是“从……出发”和“……为出发点”两句式的杂糅。可去掉)
  【修改意见】或说“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或说“以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歧义句,是指有两种以上的含义,让人莫名其妙的句子。或者说是指一个句子会造成多种理解,会让别人误会的句子,这种误会就是说这个句子既可以这样理解,又可以那样理解,让读者无法判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