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70字。

  潍坊一模:多材料作文题考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新课标语文课题组:
  马雪:潍坊一中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在叶圣陶杯、创新杯、文心雕龙杯比赛中获奖,努力学习并积极参与学校课程改革。
  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
  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②吾辈生于积弱不振之国,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周恩来,1919年)
  ③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新青年》)
  ④1981年北大学子欢呼游行,“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响彻整个燕园。在那个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奋力追赶世界的时代,“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如同一面旗帜,鼓舞着整个中国社会投身改革、激荡梦想。
  ⑤“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首席潜航员叶聪,通过不懈努力,终将“蛟龙号”从图纸变为现实。参与“蛟龙号”深潜作业共计50次,最大下海深度达到7062米。他是青年人岗位建功、报效祖国的榜样,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被评为“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
  ⑥某青年网红宣称,人生最重要的排序是:自己、伴侣、孩子、父母。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关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
  审题
  限制性
  1.内容的限制性。本次作文属于材料作文,侧重于多则材料之间的联系。六则材料虽然各有不同,侧重点却很明显。考生从六则材料里可以提炼出关键词“青年、青春”“时代”“民族、国家”“奋斗、担当、作为”,写作时不得脱离材料的核心立意。
  2.写作要求的限制性。“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就不能是选择其中的几则材料,更不能只选其中之一。考生要对材料进行综合理解,不可以断章取义,应该围绕从六则材料里提炼的关键词来写,并且要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不可割裂。
  3.价值取向的限制性。前五则材料均为正向的价值观,是考生作为未来公民应该追求的价值观,考生不能否定和歪曲。对第⑥则材料中某网红的人生排序则应当辩证看待。
  4.写作时应有明确的观点,并有理有据地分析、论证观点,或用丰富而有个性的材料表达观点。不仅仅要写出使命感、责任感,更应该写出如何去做,不可空泛地只谈个人与国家而不谈如何行动。
  开放性
  1.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我们从材料中可以提取“青春”“担当”“国家、民族”“时代”等关键词,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关键词展开联想,广泛思考,合理生发,谋篇布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