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22940字。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一中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造酒技术       。古人最早造酒是用稻米发酵,即将稻米中的淀粉发酵,酿造成酒。古人是非常聪明的,他们      ,想到既然稻米中的淀粉能够发酵变成酒,那么其他含有淀粉的粮食作物也能够用来酿酒。于是,他们便利用谷子、小麦、大麦、高粱和玉米等粮食作物来酿酒。随着造酒原料的逐渐丰富和造酒技术的改进发展,酒的种类逐渐丰富起来,最终有了今天       的酒。
  (     ),葡萄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品种。关于葡萄酒的起源问题,学术界历来都没能达成共识。有证据表明,古埃及人很早就掌握了制造葡萄酒的技术,大量珍贵的埃及文物都描绘了古埃及人酿造葡萄酒和采收、栽培葡萄的清楚的情景。
  那么,葡萄酒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呢?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是在汉代。据《史记》记载,张骞出使西域时,看到“宛左右以葡陶(即葡萄)为酒”,于是,便将此酿酒技术带了回来。我国从此有了葡萄酒。到了唐代,葡萄酒在我国       ,唐诗中有“葡萄美酒夜光杯”之句,便是形象反映。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源远流长   融会贯通   琳琅满目   沸沸扬扬
  B.源源不绝   融会贯通   形形色色   沸沸扬扬
  C.源远流长   触类旁通   形形色色   风靡一时
  D.源源不绝   触类旁通   琳琅满目   风靡一时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除粮食作物外,水果也是重要的造酒原料。
  B.水果是除粮食作物外的重要的造酒原料。
  C.粮食作物和水果都是重要的造酒原料。
  D.造酒原料不仅有粮食作物,更有水果。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大量珍贵的埃及文物都描绘了古埃及人采收、栽培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清楚的情景。
  B.大量珍贵的埃及文物都描绘了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清楚的情景。
  C.大量珍贵的埃及文物都清楚地描绘了古埃及人酿造葡萄酒和采收、栽培葡萄的情景。
  D.大量珍贵的埃及文物都清楚地描绘了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情景。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认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书》),情、言、声、义成为诗歌创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四大元素和品评作品的重要标准。中国古代诗词中那些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也正是在性情、语言、形式、内涵、意境和境界诸方面体现着鲜明突出的民族特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