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题,约14530字。
莆田六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二年段语文科考试
一、 课内基础知识(18分)
1.下面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 B.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C.吾上有三兄,不幸早世 D.敛不凭其棺
2. 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B.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惟兄嫂是依 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词类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B.抑本其成败之迹
C.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D.东亦客也
4.下列句子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2分)
A.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5.下面句子中对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古书常把五音和六律并举。律,本指用来定音的竹管。
B.古代祭祀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牢,本是养牲畜的圈。
C.薨,唐代二品以上官员去世都称薨。
D.教坊司是管理民间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事务。
6.根据情境提示,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8分)
(1)《春江花月夜》中使用互文见义手法,合写离人怨妇,总领下文的诗句是:“ , 。”
(2)《旅夜书怀》中两句都是反其意而写的,上句是自豪语,下句是自解语的是:“ , 。”
(3)举韩魏楚灭亡的史实,从正面角度论证的《六国论》的分论点是:“ , 。”
(4)欧阳修点明庄宗得失天下的根本原因,并揭示“人事”内涵的诗句是:“ , 。”
二、现代文阅读(3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