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道小题,约20490字。

  雅礼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五)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上展现儒家智慧
  上个世纪,不少中外知名学者如汤因比、梁溟论述了中国文化的优越性,断言中国文化是未来人类文化的希望,1988年,7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一次巴黎会议上声明:“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频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些名家名言的确支持和提升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心。然而,当今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也遇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向我们这一代人的治国理政的智悲提出了挑战;如果我们不能以儒家智悲解决问题,则何以明儒家智慧是高明的、适用的?如果我们连自家门前雪都扫不尽,何以能够除去他人瓦上霜?何以证明儒家智慧能够解决未来人类的生存之道?所以,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从当下做起,一步一步,一点一滴,解决当下我们发展中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以此证明和展现儒家智慧。
  必须承认,不少人对于用儒家智慧解决当今中国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持怀疑态度。比如,当今生态环境恶化,在不少地方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如果我们空谈儒家的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而不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环境问题,知行不能合一,那么人们质疑儒家之知,又批评执行不力,就有充分的理由;再比如,我国表示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早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贫富悬殊警戒线,如果我们只是空谈孔子的“富民”思想、“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均贫富理念,而不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贫富悬殊问题,那么孔子的智慧不足以服人,我们对孔子的智慧阳奉阴违的做法也会受到人们的指责和批评。可见,知而不行,知行分离,最将连累、伤害到知。所以,眼下我们必须知行合一,坐言起行,大幅提升执行力,以解決问题的实际成效为儒家智慧正名。
  当然,儒家智慧也有一个不断发掘、充实、更新的问题,因为儒家智慧能够解决传统社会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它必然就能够解决当今社会的问题。儒家智慧无论解决何种社会问题,除了给予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以外,还必须能够给出具体的解决之道,包括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拿出一套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这才是圆满无缺的儒家家智慧。
  儒家智慧产生于中国,儒家智悬首先解决中国本土问题,才能让世人信服,才能真正走向世界。在应对日益变化的世界和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中展现儒家智慧,是我们瞻望儒学未来发展所持有的一大愿景。
  (摘自《儒学发展的五大趋势与三大愿景》,有改动,《新华文摘》2018年第21期)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个世纪,不少中外名家关于中国文化的优越性的论述支持和提升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心。
  B. 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认为,人类只有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才能够在21世纪很好地生存、发展下去。
  C. 作者批评不少人对于用儒家智慧解决当今中国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所持的怀疑态度。
  D. 完美的儒家智慧在解决社会问题时,既能给予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又能给出具体的解决之道。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自然段首先运用引用论证,旨在提出中国文化的优越性,为后文阐述运用儒家智慧解决现实问题张本。
  B. 第一自然段接着立足现实,从反面切入,通过假设分析,突出儒家智慧的价值、意义和局限。
  C. 第二自然段按照提出问题(怀疑儒家智慧),再分析问题(为何怀疑儒家智慧),最后解决问题(正名儒家智慧)的思路展开行文。
  D. 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也”字承上启下,说明儒家智慧如何解决社会问题,还有一个自身不断发掘、充实、更新的问题。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我们能以家智慧解决中国问题和国际问题,那么就可以证明儒家智慧是高明的、适用的。
  B. 人们指责和批评有些人对孔子智慧阳奉阴违,说明孔子的智慧自身存在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C. 如果我们对儒家智慧不断发掘、充实、更新,并将其运用于社会实践,就可以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
  D. 儒家智慧产生于中国,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许多严重问题,进而真正走向世界。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C项,作者的态度不是“批评”,而是“承认”,是辩证分析。作者分析,如果我们知行不一、知行分离,人们对儒家智慧的质疑和批评就有充分的理由;如果我们知行合一,坐言起行,提高执行力,解决实际问题,就可以消除人们对儒家智慧的质疑和批评。故选C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要在整体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具体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认真比照,考查其表述正确与否。B项,不是“突出儒家智慧的价值、意义和局限”,而是突出“以儒家智慧解决实际问题,进而证明和展现儒家智慧”这一观点。“局限”之说无中生有。故选B项。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为可能说成绝对,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B项,推论不成立。不是说明孔子的智慧自身存在难以克服的局限性,而是指出有些人对孔子智慧的阳奉阴违的做法是错误的,孔子的智慧本身没有问题。C项,“如果……就”,此处假设不成立,过于绝对。D项,条件缺失。必须知行合一,并对儒家智慧不断发掘、充实、更新,才可能解决国内问题,并走向世界。故选A项。
  【点睛】第2题解答时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立正
  许行
  “你说说,为什么一提起蒋介石你就立正?是不是……
  我的话还未说完,那个国民党军队的被俘连长,早就又“叭”一下子来了个立正,因为他听到我提“蒋介石”了。
  这可把我气坏了,若不是解放军的纪律管着,早就给他一巴掌了。
  “你算反动到底啦!”
  “长官,我也想改,可不知为啥,一说到那个人就禁不住这样做了…”
  “我看你要陪他殉葬啦。”我狠狠地说。“不,长官,我要改造思想,我要重新做人。”那个俘虏连长很诚恳地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